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12-25
2020-12-25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讲述国宝背后的故事

作者: ■泽惠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44

    小说集《藏家》日前在陕西省西咸新区首发。作为该书开篇之作《皇后之玺》的主人公,年过六旬的孔忠良现身新书首发仪式,讲述他少时发现“皇后之玺”的故事。
    1968年9月,13岁农村少年孔忠良在汉高祖刘邦的长陵附近水渠里捡到一枚白石头章,后转交国家。经专家鉴定,这枚“皇后之玺”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皇后印玺,已成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了还原当年发现“皇后之玺”的真实故事,《藏家》作者许海涛深入采访这枚珍贵文物的发现者孔忠良,并详细地记录了他52年前捡宝、交宝的全过程。
    著名作家、书评人韩浩月表示,许海涛的文笔具有丰富而充沛的文学性,其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与历史背景。《藏家》从陕西的文化与历史深处,生动地打捞出了一串鲜活的人物与故事,是一部具有很强阅读价值的小说集。《藏家》的写作与出版,是陕西文学创作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
    1969年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的许海涛,专注民间收藏近30年,经见、过手数万件民间古董老物,与数百位民间跑家和收藏家相交甚笃,可谓“跑家里的作家,作家里的跑家”。其作品短篇小说集《跑家:那些埋藏民间的古董传奇》、长篇小说《残缺的成全》特别是在古玩界颇具影响,读者甚众。
    据介绍,《藏家》一书以咸阳五陵原为背景,由13篇故事组成。讲述了寻宝、藏宝引发的传奇故事。13岁的农村少年在水渠里捡到的一枚白石头章子,怎么就成了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镌刻“游熙”二字的古剑,会是“杀神”白起的佩剑吗?神秘的太极石,隐藏着画家和鉴赏家怎样令人唏嘘的故事?还有,难以割舍的拴马桩、勘透人心的卷缸、较量眼力的今古名画、失而复得的白泽……作者通过亲历者的视角,用世情小说的笔法,描摹“跑一线”的一物一人一事,揭示珍宝被发现、被交易的细微、奇妙、曲折过程,透视跑家和藏家充满民间的寻宝智慧,讲述由寻宝、藏宝引发的传奇,兼具可读性和知识性。
    许海涛说:“散落在民间的一件件古董,都镌刻着一个个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历史和乡愁。我想留住历史的影子,锁定乡愁,通过一件件珍宝,向更多的人讲好故乡的故事。放大来看,也就是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历史故事。”
    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鹏程评价《藏家》说道:“作为一名热爱且痴狂老物件的跑家,作者以深重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去讲述每件珍宝的前世今生;以亲历者、转述者、全观者等多种角度讲述民间寻宝藏宝的传奇故事,求礼于野,求宝于民,纪实性、知识性与趣味性融而为一,以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丰富的市井文化补充了大历史。”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董事长兼社长刘东风说:“《藏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群民间收藏家在收藏之路上的喜怒哀乐,既有对老物件的独到见解,又有对藏家心理的真实反映,既有对关中历史文化的描写,又有人情世故的点拨,为民间收藏赋予了更多更深的文化内涵。《藏家》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弘扬,也是讲好中国故事、陕西故事的体现。”
作者:许海涛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