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12-01
2020-12-01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践行企业家精神 拓展多渠道助困

武汉宜昌商会凝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

作者: ■通讯员胡学英高爱民 本报记者吴浩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140
    2019年以来武汉宜昌商会企业家捐款捐物和帮扶产业发展资金超过500万元,消费扶贫近500万元,帮扶贫困学生400余人及两所学校各类资金60多万元,为贫困人员提供岗位2000余个,创造就业收入1.2亿元,科技助农产业升级,直播电商带货增收。武汉宜昌商会将特产展销作为服务会员、反馈家乡的重要平台。为此,该商会建设了特产展示中心,并在商会微信公众号开设了特产商城,以此推动消费扶贫
    在国家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湖北省武汉宜昌商会拓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科技扶贫、特产扶贫、助学扶贫五条渠道,打造扶贫立体空间,助力企业家全方位精准扶贫,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为国分忧,为民解困,自觉践行企业家精神,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武汉宜昌商会企业家捐款捐物和帮扶产业发展资金超过500万元,消费扶贫近500万元,帮扶贫困学生400余人及资助两所学校各类资金60多万元,为贫困人员提供岗位2000余个,创造就业收入1.2亿元,科技助农产业升级,直播电商带货增收……
    产业扶贫捐款捐物
    “我们的家乡宜昌市还有一些贫困山区,商会每年要真金白银地开展帮扶!”武汉宜昌商会会长代德明在该商会理事会上郑重表态。据悉,武汉宜昌商会成立以来,先后对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捐赠12.5万元、对三峡大坝所在地的三斗坪镇柏果淌村捐款5万元。2019年,武汉宜昌商会从会费中拿出20万元,捐赠给三峡库区秭归县最偏僻的沙镇溪镇马家山村,支持该村发展小水果产业。
    “亮了出行路,暖了乡邻心”,2019年11月,武汉宜昌商会监事长单位湖北腾飞人才股份有限公司到当阳王店镇黑土村开展对口帮扶,出资捐建40盏太阳能路灯。与此同时,该公司关爱退役军人贫困人员,捐款2万元。
    武汉宜昌商会常务副会长、华宸投资公司董事长陈建军将“为政府分忧、替百姓解难”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年来,先后向英山灾区、团风贫困地区等捐款捐物价值近百万元,2019年12月,向团风县方高坪村捐助精准扶贫款项4.2万元。
    武汉宜昌商会副会长、晟威保安公司董事长甘发勇将兴山县榛子乡贫困户杨大喜作为定点帮扶对象,支持2万元发展烤烟产业,合作帮扶投资70余万元发展酒厂,不到两年时间,他从一个贫困户成长为一名小老板。与此同时,还支持兴山龙珠社区“年年红专业合作社”发展柑橘产业,公司组织支持一批价值6万余元的肥料、农药、矿物油等物资。
    就业扶贫提供岗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武汉宜昌商会党支部创新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把提供岗位支持贫困人员就业作为商会的品牌工程,2019年以来先后启动“百企千岗进社区”“出彩青春商会青年企业家联合助力复工复产”“家公益助力巾帼就业创业她成长”系列项目,并相继入围武汉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公益创投大赛。同时,武汉宜昌商会面向会员企业及友好商协会征集就业岗位,通过开发的招聘小程序公开发布信息,组织线上及线下的招聘会,并将岗位送进社区和乡村。
    据悉,腾飞人才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的人力资源机构,该公司发挥专业优势,每年新增近万人就业,其中帮助贫困地区或贫困家庭解决就业人员1200余人。武汉宜昌商会副会长单位晟威保安公司招聘时,贫困人员优先,今年解决320名贫困人员就业,他们在保卫巡逻等岗位上,用敏锐的双眼、强健的体魄守护起业主的安全。武汉宜昌商会副会长单位豪爵足道是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的健康足疗机构,从业人员以女性为主,其中不乏贫困家庭妇女、单身家庭妇女。在这里,每名员工从公司的培训学校开始学习足疗技术,公司采用积分制管理,员工与公司实现共同发展,该公司招聘来自武陵山区、三峡库区等贫困山区妇女超过500名。
    据记者了解,武汉宜昌商会企业中,贫困人员就业人数超过2000人,以人平年收入6万元计算,就业创收1.2亿元。
    科技扶贫乡村振兴
    “授人以鱼且授人以渔”。武汉宜昌商会理事单位楚为生物是一家专业从事新品种的研发、生产、加工、引进、推广、销售和技术服务一体化的高科技农业企业,该公司2018年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同成立华中农业大学楚为现代种业研究院,通过自主研发,已培育出70多个优质抗病、高产、口感佳的番茄、甘蓝品种,荣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今年9月,该公司邀请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余洋以及多个蔬菜采购商走进长阳榔坪镇八角庙村,举办“科技下乡,乡村振兴”主题活动,将好种子好技术送到村民手中,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助力高山蔬菜产业做强做大做久。“吉洛比利番茄抗病性好、省心,卖价还高。”活动现场,贫困户蔡之忠乐呵呵地说:“去年试种了半亩,效益不错,今年3亩大棚全种了吉洛比利番茄,目前收益6.4万元”。截至目前,武汉楚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效带动长阳800多户农户种植,帮助农户增产500公斤/亩,增收3000元/亩。
    此外,腾飞人才旗下的誉腾职校,发挥在职业培训方面的优势,2020年及时创新线上模式,研发并推出线上课程,培训人数达50000余人。该公司还为当阳农民量身打造了《短视频创业与直播带货》公益培训,通过七天现场培训,部分参训农民掌握短视频直播的技能,成为新时代的网红农民。
    特产扶贫线上助农
    武汉宜昌商会将特产展销作为服务会员、反馈家乡的重要平台。为此,该商会建设了特产展示中心,并在商会微信公众号开设了特产商城,以此推动消费扶贫。百里洲的砂梨、长阳的清江椪柑、兴山的脐橙、五峰的茶叶、秭归的泄滩夏橙等都成为各会员企业争相采购的家乡特产。
    特别是因疫情致使农产品滞销,武汉宜昌商会各会员企业将采购贫困地区农特产品作为支持家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共采购超过500万元产品,用于该公司员工福利、客户礼品等。据悉,宜昌市夷陵区许家冲村发展手绣产业,当出现销售不畅时,代德明主动衔接,采购该村手绣商品作为该公司汽车销售的礼品,并承诺兜底销完,极大鼓舞了该村发展特色产业的信心。
    商会会员企业壹周壹品对接生产基地,到秭归泄滩乡、五峰牛庄乡和枝江百里洲镇,设立夏橙、土豆和砂梨源头基地,并通过腾讯直播、抖音等开展直播卖货,将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助学扶贫 扶志启智
    “少抽一条好烟,少喝一瓶好酒,少吃一顿大餐,帮扶一名贫困学生”,2018年起,武汉宜昌商会联合吉利食品公司发起爱心助学。2019年在湖北省青基会支持下创建了希望工程吉利火星助学基金,持续帮扶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大松树小学和竹溪县鄂坪乡中心学校。2019年募集爱心资金30多万元,为山区学校改善影音室,为200多名学生定制床上用品和校服。
    武汉宜昌商会副会长吴华林、张本仙、冯发松、周瑜等多年参与乐善助学,一对一帮扶宜都、五峰等地贫困小学生,每年资助学生200余人。
    武汉宜昌商会会员企业爱家荟总经理白晶晶牵头发起了“爱我中华”全国国学作品捐赠湖北站启动仪式,相关国学书籍捐给五峰山区学校学生。
    据了解,在上述助学中,企业家们坚持实地走访,了解孩子们的学生和生活状况,鼓舞孩子们战胜困难,树立远大志向,部分企业家还发起了城乡孩子交流互动。吉利火星助学基金还组织孩子们到省城武汉和首都北京的游学活动,开阔视野,启迪智慧。
    “脱贫攻坚胜利收官之后,还有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三峡库区等相对贫穷的地区,还有因为疾病、意外造成的贫困人群,我们的精准扶贫工作还将一如既往开展”,武汉宜昌商会党支部书记朱明礼表示,“让我们在新时代精准扶贫中,展示企业家的价值和风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