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11-17
2020-11-17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产业链扶贫”的百果园方案

作者: ■本报记者黄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24
    
    在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百果园并非是投入资金最多的企业,可记者在近日的采访中,却看到百果园利用自身经营模式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首先吸引记者的是一组数字:过去5年,通过产业和技术帮扶,百果园的扶贫足迹已遍及全国17个省份、110多个贫困县,销售来自贫困县的水果180余款,总销量超22万吨,总销售额达27亿元。
    数字虽然枯燥,但数字的背后有着生动的故事。
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找到了曙光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打柴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柏兴富,家有6口人、1公顷地,因父母身体不好加上孩子上学,生活压力非常大。
    自从6年前与百果园公司合作后,他家生活现状改善了不少。
    柏兴富妻子毛国云说,“没与百果园合作前天天心焦,担心苹果卖不出去;合作后,通过优果联的技术指导,我们种出的苹果可以达到百果园公司的招牌级别,不用再担心销路,收入也较之前翻番了,还盖上了新房。”
    像柏兴富这样富起来的农民现在越来越多了。
    素有“沙漠第一村”之称的新疆亚通古孜村和安迪尔乡繁荣村是极其贫穷落后的地区,共计500多户、2300多人,其中70%家庭为贫困户。
    2019年,百果园联合优果联、喜记农业以“造血模式”在这里开辟出哈密瓜示范基地近15000亩,并进行统一的物资、技术、采收、包装等管理。
    同时还邀请了哈密瓜种植专家进行种植指导,最终培育出有“沙漠王子密瓜”美誉的哈密瓜新品。随后,这款果品在百果园4000多家门店销售时广受好评,为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找到了曙光。
    同年,百果园与新疆和田、喀什、阿克苏、哈密、克州、巴州、伊犁、博州等8个地州扶贫办签订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主要通过产销合作和基地合作方式,“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叫响新疆林果金字招牌”。
从“造血式”扶贫到产业链扶贫
    百果园集团现已实现的品牌塑造项目包括陕西周至猕宗品牌猕猴桃、山东海阳良枝品牌苹果、江苏南京金色庄园天使美莓品牌等。其中,南京的草莓全产业链构建三产融合示范项目,已完成5000多亩产区建设,2019年销售额达2.2亿元,正在拓展更大的市场。
    百果园生态圈公司也纷纷展开对当地农户的帮扶工作。其中,海南王品公司引导农户开辟了2万多亩的密瓜种植区域,带动800多户农民增收,年产值5亿多元;江西王品公司带动果农扩大果园面积上万亩,帮助6000余贫困户就业;金津公司参与扶贫19个县,带动700多户贫困家庭增收脱贫……这些子公司与集团联动的生态扶贫项目,有效地推动了“百果百县”的战略实施,构建出了一个多点位、生态型的扶贫系统。
    目前,百果园联合生态圈内公司优果联,组建了近300人的专业种植技术研发团队。团队常年驻扎不同水果产地,帮助当地果农提升种植技术并定向采购和帮扶销售。“直接+间接”,已助力8000多户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除了摸索并践行“造血式”扶贫的创新模式之外,百果园还通过打造“百果百县”的方式实现精准扶农。据了解,“百果百县”扶贫战略计划用5-10年时间,深入帮扶100个贫困地区,将现有品类品牌计划优先落地于贫困地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