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11-06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力营造更优民营经济法治环境 |
|
|
|
|
|
|
10月30日,金秋北京。 上午9时许,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乐江在位于德胜门西大街70号的全国工商联办公楼迎候诸多"重量级"客人。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公安部党委委员、部长助理陈思源,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熊选国相继到来。他们此行是参加由全国工商联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协办的"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民企走向更加广阔舞台"第二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 诚意满满 硕果累累 多方携手共筑民营经济法治环境 此次峰会虽然只有短短一上午的时间,但成果丰硕。 会上,工商联商会调解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该平台与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对接,聚焦服务商会和民营企业开展线上线下纠纷调解,实现服务管理、在线调解、诉调衔接、统计分析等一体化功能;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12个典型案例;陈思源与全国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樊友山代表公安部、全国工商联签署了《关于加强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强化原有联络机制并建立会商机制;熊选国为6位获得民营企业公司律师资格的代表颁证了证书,以鼓励发挥公司律师职能作用,推动民营企业法治建设;全国工商联发布了《法治民企报告(2020)》。 "有恒产者有恒心。"产权保护事关民营企业家的安全感。 周强在峰会上表示,人民法院将持续加强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司法保护,依法严惩侵害产权和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行为,助力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围绕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并将深入推进民营经济领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 为民营经济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司法保护,能增强民营企业家创新乃至投资的信心。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一系列司法文件,如《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实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关于依法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工作实施意见》《关于为改善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在司法规则层面为产权保护筑牢堡垒;2016年至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还先后成立了"涉产权错案冤案甄别纠正工作小组"和"落实产权保护工作任务协调小组",强化对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充分发挥司法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加强同各方面的衔接配合,不断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积极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 "法治之于企业,就如同阳光和空气之于人类,是最基本的需求。" 稳定预期,弘扬企业家精神,安全是基本保障。"全面依法治国,民营企业不是'唐僧肉',也不是'软柿子'!"张军的发言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张军强调,检察机关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首先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关键是做到"平等"二字。对国企民企、内资外资、大中小微企业要一视同仁,确保各种所有制企业诉讼地位平等、诉讼权利平等、法律保护平等。 "工商联常常被民营企业家们亲切地称为'娘家'。如果说工商联是民营企业家的'娘家',检察机关就是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老娘舅',当好'老娘舅'就要真严管、真厚爱。" 频出的金句让台下企业家频频鼓掌。张军表示,检察司法目的是为真爱而管、为健康成长而罚。检察机关要与各级工商联共同落实好日常沟通联系机制,加强与民营企业的沟通联系,广泛听取民营企业发展进程中的司法需求,加强与相关执法司法机关协作配合,进一步把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做得更实、更细。 加强沟通联系 做共促依法平等保护的桥梁纽带 "五年来,民营经济法治营商环境改善提升最快,我国成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快的十大经济体之一;法治民企、商会调解实现大力度推进,各级工商联及所属商会、广大民营企业协同发力……"峰会上,高云龙细数五年来民营经济法治建设成绩。 单就商会调解一项,记者了解到,截至2020年7月,工商联已建立各类商会调解组织2051家,调解员9724名,工作人员420名,覆盖九成以上省份,2018年以来调解矛盾纠纷65285件。近年来,全国工商联把打造商会调解品牌作为向商会赋能、推进中国特色商会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工商联参与民营经济领域协同社会治理、延展法律服务工作手臂的有力抓手。在司法部、最高法等支持下,推动商会调解与仲裁调解、诉讼调解、劳动争议调解相接相融,工商联的组织力凝聚力影响力执行力也得以进一步提升。 良法善治,保障和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法治民企,提升和夯实民营企业行稳致远内功。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两周年来,全国工商联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企业家要做诚信守法的表率”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部署,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横向沟通,纵向联动,携手协力,同向发力,与公检法司系统开展多样合作:与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推进法律知识、法律服务进企业、进商会、进工商联“法律三进”活动;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签署会议纪要,形成了高层会晤、部门研商、工作沟通、信息共享联动机制;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先后联合推出建立健全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与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的《意见》,与公安部联合签署部际合作《框架协议》,与司法部推出“法治体检”活动的《意见》…… 高云龙强调,要共同努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不断优化的法治营商环境和不断提升的法治民企建设成效,助推民营企业坚定自信地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各级工商联及所属商会要当好桥梁做好纽带,聚焦“两个健康”,聚力“六稳六保”,充分发挥工商联与公检法司机关的沟通联系机制作用,助推有效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中央保障民营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练好“内功” 强化法治思维遵纪守法办企业 峰会上,高云龙强调,广大民营企业家要争做诚信守法表率,练好法治民企内功,在合法合规经营中提高企业竞争力。 对此,企业家们深表认同。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在作代表发言时表示,讲信用、守信誉,不单单是对社会的责任,也是一个企业和企业家道德情操的体现,还是企业能否活下来、活得更久、做得更好更大的基本点。他认为,对民营企业来说,练好“内功”是关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功”会成为一项“软实力”。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谈到,去年以来,全国工商联与公检法司等部门共同推动“法治民企”建设,连续出台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优质法律服务的举措,旗帜鲜明维护企业权益,雷厉风行开展法治体检,扎扎实实营造法治环境,倾心服务发展民营经济,“法治大礼包”让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他认为,企业要树立法治意识,要严守依法经营安全“底线”,同时筑牢法律风险管理“防线”,践行法治建设、厚植法治文化,绷紧合规经营“红线”。 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在现场参加了会议。他告诉记者,峰会硕果累累,再结合这几年的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工作成果,确实令人振奋。同时他也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建议,希望各级公检法司机关能够更加有力地落实各类惠企法规政策,为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更加公平的法治环境。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也表示,今天峰会各位领导的主旨讲话、以及服务民营经济法治建设成果展示,让我们由衷感动,特别感谢长期以来各级公检法司机关对民营企业的关心支持。他说,作为企业经营者,要始终扛起守法合规的责任。守法是对企业最大的保护,也是企业行稳致远最有效的武器,旁门左道、歪门邪道最终会走向歪路、不归路。“我相信,在公检法司机关、工商联和广大民营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下,民营企业一定能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