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10-23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我国疫苗年底产能可达6.1亿剂 |
|
作者:
【记者司马岩北京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63 |
|
|
|
|
|
|
日前,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新闻发布介绍了新冠疫苗有关情况,我国4个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的新冠病毒疫苗,总体上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共计接种了约6万名受试者,未收到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初步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疫苗的年产能可以达到6.1亿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科研攻关组布局了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5个技术路线并行研发,组织全国12个优势团队进行联合攻关。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田保国介绍,目前每条技术路线都有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疫苗,已经有13个疫苗进入了临床试验。 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表示,在灭活疫苗的产能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相关部门专门制定了《疫苗生产车间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并且组织专家对已经建成的疫苗生产车间进行了生物安全的检查,对符合条件的生产车间进行了检查通过。其他技术路线的产能方面也在同步推进。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疫苗的年产能可达到6.1亿剂,明年会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扩大。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首席审评员王涛表示,一旦临床试验能够获取足够的临床研究数据,证明疫苗有足够的保护效力,且具备可接受的安全性基础,以及稳定的商业化规模生产质量时,申请人就可以提交疫苗的上市申请。国家药监局将依法依规,特事特办,在第一时间完成疫苗的技术审评,保障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疫苗尽快上市。 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介绍,中国生物已做好大规模生产准备工作,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两个新冠疫苗P3生产工厂已经建设完成,明年产能将达到10亿剂以上,能够保证安全充足的疫苗供应。他还表示,国药集团旗下2款灭活疫苗正在阿联酋、法国、约旦、秘鲁、阿根廷、埃及等10个国家开展第3期临床试验,已接种5万多人,总共接种者将达6万余人,现已有数十个国家向集团提出疫苗的需求。 面对公众关注的接种顺序,郑忠伟指出,将按照高风险人群、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的顺序,安排接种。高风险人群包括医疗和防疫人员、边境口岸工作人员、城市运行保障人员等;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等。 对于公众关注的疫苗价格,郑忠伟指出,新冠疫苗定价将首先坚持企业主体定价,但是必须坚持其公共产品属性的原则,在公众可接受范围内定价。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全球大流行。“中方已郑重承诺,中国的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之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外交部国际司二级巡视员赵星表示,中国已经加入由世卫组织、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共同发起的“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希望通过加入实施计划,促进全球疫苗的公平分配,也能够确保发展中国家获得疫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