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10-13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搭桥甘肃青年异乡筑梦 |
|
|
|
|
|
|
人的命运总在不经意间被改写,今年30岁的包晨亮对此深有感触。3年前,他是一个只身在外打零工的甘肃定西小伙,对于未来除了迷茫就是焦虑;如今,他是福建省连江县筱埕林业站的站长,在离乡2000多公里外的城市扎根成家,实现爱情和事业的“双丰收”。 “没有福州定西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这座桥梁,就不会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他由衷感慨。 2015年,包晨亮从兰州理工大学毕业。那时,他的父母靠着种几亩当归、黄芪等药材为生,年收入超不过1万元;母亲患心脏病,家里负债已达10万。 2017年3月,远在新疆打零工的他接到老家乡镇扶贫工作人员通知——福州市将按“定向、定岗、定制”原则,面向定西市建档立卡贫困户高校毕业生招聘事业单位、市属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包晨亮一路通过了笔试、面试,被连江县林业局长龙林业站录取。 在长龙林业站,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的包晨亮从头学起了林业知识:福建植被特性、植树造林、病虫害防治、动物保护、森林防火救火……带着一颗好奇心勤奋学习,包晨亮的业务很快熟练起来。到长龙镇4个月后,他又被调到筱埕林业站;因为表现优异,一年后被提拔为筱埕林业站站长。 “现在每月收入四五千元,一年下来大概有六七万元。”包晨亮说。4年来,包晨亮已帮助家里还完了贷款,负担起母亲的医药费和妹妹的学费,翻修了老家的房屋,还和新婚妻子在福州贷款买了房。2019年,包家实现脱贫摘帽。 “一名贫困地区学生的成才,往往能点燃一个家庭的希望,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福州市人社局局长王命瑞说,截至目前,福州市人社部门已累计组织输转定西贫困劳动力来榕就业13972人次,人均月收入达4500元,直接带动3万多贫困人口脱贫。(王任远吴剑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