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10-13
2020-10-13 第02版:二版 【字体】大 |默认 |

高标准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国工商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携手推进民营经济领域标准化工作

作者: ■本报记者鲍坤子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913

    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从中国古代的‘车同轨、书同文’,到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都是标准化的生动实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强化标准引领,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标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规范;标准化,在便利贸易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标准化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全国工商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全面加强民营经济领域标准化推进工作,着力促进商会团体标准体系建设,以标准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健康发展。
民企,助推国家标准化战略实施
    目前,全国市场主体超过1.23亿户,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到了90%以上;以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为主体的商协会超过10万家;我国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来自于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作为标准化的主要实践者,已成为标准创新的重要力量。据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介绍,近5年,浙江省为主制定的2019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80%以上由民营企业主导或参与;全省累计研制“浙江制造”标准近1800项,由民营企业主导制定的占80%以上,实施比重达到90%以上。全国评出的381个企业标准“领跑者”,浙江占60个,基本都是民营企业。大力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民营企业潜力巨大。
    据统计,2019年全国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新注册企业55962家;通过平台自我声明公开企业标准373131项,涵盖产品651795种。与2018年相比,年度公开标准数增加33283项,涵盖产品种类增加34436种。截至2020年9月,已有28万多家企业声明公开了156万多项标准。这里面,很多都是民营企业。
    标准,引领民企提质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广大民营企业正在推动大量技术创新成果融入企业标准、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实现创新成果的产品化、产业化、市场化,将标准化作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优先之选、解决之道。
    “新奥既是标准化的参与者,又是标准化的受益人。”10月10日,在全国工商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召开的民营经济领域标准化工作推进会上,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表示,新奥创业31年,形成了上千项企业标准,参与制修订了80余项国家、行业、地方及团体标准,并承担了10余个国家、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特别是以标准为牵引,新奥集团不断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支撑了企业的长足发展。新奥的昨天,得益于重视标准;新奥的明天,更离不开标准引领。全联新能源商会会长、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特别谈到,我们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标准的引领。比如,我国已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领域发布了100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涵盖基础定义、整车、关键系统和部件、充电接口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有力支撑了行业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的提质升级。
标准,助力民营企业“走出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标准,是世界“通用语言”,是开放合作的共赢通行证。
    把握国际规则、参与相关标准化建设,是我国民营企业成长为世界性企业的关键一环。标准化,便利民营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强化中外标准、计量、检测、认证等全方位合作,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降低民营企业“走出去”成本,助力提升了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正泰集团对标国际标准,自主开发的产品性能指标均达到IEC标准,为开拓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浙江省创新“一份标准、一次认证、多国证书”模式,发出国际合作认证证书198张,打造民营企业出海的标准“通行证”。以义乌小商品城为代表的众多专业市场积极开展“亮标对标提标”行动,推动浙货行销全球。依托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等民营龙头企业,浙江争取电子商务交易保障国际标技委(ISO/TC321)秘书处落户杭州,在电子商务领域主导制定2项国际标准,让民营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有了新的支撑。
    团体标准,为商协会赋能提能
    新修订的国家《标准化法》,首次明确了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强调国家鼓励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支持在重要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等领域利用自主创新技术制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这为商会自主开展团体标准工作、运用标准推动商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撑。
    2020年3月,全国工商联与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关于鼓励、引导和规范工商联所属商会开展团体标准化工作的意见(试行)》,为发挥商会在加强团体标准体系建设、引领企业转型升级、开展行业自律和建设民营企业信用体系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导和保障。截至2020年9月,已有3800多家社会团体发布了17000多项团体标准信息,覆盖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社会事业等各个领域,进一步丰富了标准的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了技术创新和市场发展需求。
    广东省工商联联合省市场监管局成立专项调研组,聚焦标准化开展专题调研,发动全省100多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参与,摸清了广东民营经济领域标准化工作底数。形成的《广东省民营经济领域标准化情况的调研报告》,首次较为详实地分析了广东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做法和成效,归纳出目前本省民营经济领域标准化工作基本情况和问题,提出的建议被广东省制定的《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所采纳。
    为更好地推动我国民营企业通过国际标准化活动走向世界、打开国际市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全国工商联成立了全国工商联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特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前主席张晓刚担任主任。
    八提升、八支持:合力推进民营经济领域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充分发挥标准化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促进商会团体标准体系建设、助推商会发挥自律作用,近日,全国工商联与国家标准委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协议坚持新发展理念、着眼新发展格局,明确“八提升、八支持”措施,助推民营经济领域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即在提升标准化意识、标准建设水平、标准实施应用能力、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标准化国际合作、标准化工作引导、标准化服务品质、标准化工作保障机制等方面协力共促,共推商会团体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商会自律能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战略合作协议的支撑下,各级工商联及所属商会将紧紧围绕“三助力、一主导、一协同”,即在助力国家标准化战略实施上发力用力、在助力民营企业迈向高质量上发力用力、在助力民营企业“走出去”上发力用力、在商会团体标准建设主导作用上发力用力、在国际互联互通协同作用上发力用力,共同推动民营经济领域标准化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