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09-28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联:“法治体检”为复工复产“对症下药” |
|
作者:
■本报记者李运涛通讯员王慧玲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045 |
|
|
|
|
|
|
日前,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采访时了解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联根据司法部、全国工商联和全国律协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服务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要求,积极行动,主动作为,与自治区司法厅、广西律师协会联合组织全区律师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在服务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据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联与自治区司法厅、广西律师协会指导全区律师行业成立疫情防控工作专项法律服务团15个,服务团成员1267人。在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服务团深入全区各市县(市、区)重点民营企业,围绕政策解读、法治保障、公司治理、风险防范等方面开展“法治体检”,服务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疫情防控服务团通过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单位官微、专服邮箱等线上服务方式,解答有关复工复产法律问题2122个,为企业或民众提供复工复产法律服务2230次,撰写疫情防控普法文章468篇。全区共组织630多名律师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596次,编撰各类法律服务指引或服务手册279册,线上线下为企业开展法律政策宣讲培训184场,为79个破产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服务覆盖民营企业总数达2352家。 排查“疑难杂症” “对症下药”排忧解难 记者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新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精心组织谋划,积极对接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引领全区律师全面投入抗击疫情阻击战,为民企提供法律服务。2020年2月22日,印发《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作用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的通知》,4月3日,联合自治区司法厅、广西律师协会制定印发《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服务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全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律师等法律服务人员主动为企业进行“法治体检”,部署全区律师全面投入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服务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 准确了解企业法律需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联发动全区各级工商联向各商会和民营企业主动对接,收集和梳理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和法律问题,将“疑难杂症”提前排查出来,汇总分类后及时报送司法行政机关及律师协会,在深入分析企业法治需求的基础上“对症下药”,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法律意见建议,将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由事后化解变为事先预防,进一步做好援企稳岗各项法律服务工作,帮助民营企业克服短期困难、有效防范风险。 积极开展政策宣讲。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联汇总梳理涉及民营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结合开展“法律三进”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将相关惠企政策、扶持措施和服务信息及时解读宣讲到位,提振企业复工复产后的风险抵御能力。 全区各级工商联依托法律服务团,采取网络视频、QQ、微信等手段,向民营企业普及生产经营中特别是防疫期间企业复工复产中各类法律知识,解答法律问题和调处矛盾纠纷。如4月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联与自治区司法厅、广西律师协会联合组织律师为自治区所属商会、自治区级重点民营企业开展助力民企复工复产线上“法治体检”活动,通过线上咨询方式分组进行,解答民营企业提出的法律问题。线上接访完毕,参与“法治体检”的律师总结每家企业的法律问题及需求,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为企业管理层及员工“量身定制”相应的专场法律微课堂服务,对法律案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更详细的解说。 百色市工商联组建“法律服务超市”,由50名骨干资深党员律师组成法律服务团,每名律师根据自身擅长的领域,就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以及经济活动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形成包含30个课题的“法律专题讲座课题超市”。市内各商会和民营企业均可结合自身需要,对“法律超市”的30项产品进行“点菜”,服务团成员再根据客户“菜单”,免费为企业答疑解惑,支招献策。 同时,积极开展线下面对面“零距离”普法宣传活动。扶绥县工商联和县司法局“法企面对面”普法活动,司法工作者与10家民营企业无缝对接,面对面提供进行专业指导。凭祥市工商联结合中越边境实际,联合凭祥市司法局等部门组成法律服务队,向企业赠送中越法律知识手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等一系列国际经济活动常用的法律法规。 提供暖心服务 化解矛盾保障复工复产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联与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结合疫情防控,积极为企业提供暖心服务。如广西南宁市某化工公司属于生产型危化企业,已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疫情期间如不尽快恢复生产,将可能导致有关机器设备等财产贬值甚至毁损灭失,且不利于吸引招募到优质的重整投资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联了解情况后,发动广西同望律师事务所利用中国移动短信平台召开债权人会议,依法招募到了恢复生产经营投资人。主办律师团队主动邀请职工代表召开工作推进会,释法说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助力接管公司招募职工130余名,缓解了疫情下企业用工的难题,稳定了企业职工情绪,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疫情期间,不少民营企业资金压力大,很多小型企业面临破产和职工失业的危机。桂林市旅游产业在这个特殊时期,基本处于停业状态,其中,阳朔县有两大景区员工很多,如果不能保证员工工资的发放,可能会引发劳资纠纷,影响社会稳定。为此,该县工商联联合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律师积极为这两大景区提供法律服务,帮助企业与职工协商沟通,向他们宣传《劳动合同法》,同时做好思想工作,使他们能从大局出发、与企业同心协力,共渡难关。由于工作到位,该县这两大景区疫情期间没有发生一起劳资纠纷。 突如其来的疫情,令许多企业经营困难濒临破产,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联与自治区司法厅、广西律师协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筹谋献策,帮助企业重获生机。3月16日,广西嘉友律师事务所通过多方视频会议的方式,顺利召开了五个破产案件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切实维护了债权人的安全和健康。广西至和律师事务所选择使用最高人民法院开通的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作为柳州市某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的网络债权申报平台,并制作简单易懂的《网络债权申报用户手册》,以便债权人通过破产信息网的债权申报功能进行债权申报,不仅有效节省了债权人的时间,也避免了现场申报人员聚集导致疫情传播的风险。 同时,充分利用涉外法律领域的专业优势,通过加入疫情防控工作专项法律服务团、展开“互联网+普法”等方式、线上线下多渠道为广西企业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等涉外领域提供疫情下的公益法律服务。如北京大成(南宁)律师事务所律师就注册地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某国际集团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停产、放假、复工等法律问题进行解答,指导企业根据国家政策和法律规定合法地发放薪酬待遇,安排员工休息休假,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广西维冠律师事务所成立“应对疫情中越法律专家团”,聚合中越两国资深法律人士共同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整理《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之(越南2019年版)核心内容,编成《中国企业到越南开展投资合作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中国企业如何在越南建立和谐关系》和《中国企业人员在越南遇到困难该怎么办》3篇普法文章,为有意走进越南开展投资合作的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帮助,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