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09-28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用项目管理解决医疗安全管理难题 |
|
作者:
■王宸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97 |
|
|
|
|
|
|
医疗安全管理一直是民营医院的短板,许多患者经常囿于不安全感,宁愿选择人多挂号难的公立医院,放弃去相对就医更便捷的民营医院。可以说没有安全,也就没了信任,民营医院也因此失去市场。 近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很多政策对医疗行业进行规范。有观点表示,在医疗规范管理后,行业的关注重点应该会集中在医疗安全管理了。 相比于医疗规范管理,医疗安全管理在民营医院里实现起来也不容易。医疗安全管理涉及所有医务人员品德、行为、资格准入、操作规范、医院各部门安全排查管理、医疗事故防范等多个方面。由于医疗安全管理问题涉及环节多、人员多、标准多,因此,当某个医疗安全问题出现时,除个别情况外,多数都是与医疗安全管理出现问题有关。 那么如何解决民营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的问题呢?业内有不同的声音。有观点提出,需要引进人才,比如引进一位优秀的分管医院安全的副院长。在笔者看来,民营医院的医疗安全管理,不在于职位设计,分管副院长如果不懂管理,也于事无补。关键还是在于管理方法。 笔者认为,解决民营医院医疗安全管理问题,可引入项目管理理念与方法。将医院当前详细的发展目标任务之下,有可能遇到的安全管理问题详细分类,建立各个具体项目,并组建一支专业的、可跨部门协调的团队,按照项目管理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管理,让各项工作得以持续推进。 作为管理学学科的一个分支,项目管理目的就是运用各种相关技能、方法与工具,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方面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因此,将项目管理引入民营医院医疗安全管理非常必要。从表面来看,医疗安全问题虽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实际上暗藏一定的因果关系和规律。在传统的民营医院医疗安全管理中,需要做大量的协调组织工作,而协调组织恰恰是民营医院的短板,效率较低,导致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下,民营医院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从深层来看,民营医院的医疗安全管理本质上是细节工程,需要靠专业的、细分的项目管理方法来实现。 当然,项目管理引入民营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并全面实施,需要做很多前期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首先,民营医院的领导层需对引入项目管理的方式有充分认知并形成共识,通过学习交流,认识到项目管理在民营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初步掌握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方法,做好推进项目实施计划;其次,民营医院要针对医疗安全管理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组织项目小组,将问题项目化并分类评估,寻求解决方法;再次,积极探索实践,确保常态化实施推进,及时将前期成果形成制度,并进一步固定下来,例如建立、明确或完善项目立项审核制度、项目计划协调制度、项目报告监督制度、项目成效评估制度等,皆可为更全面实施提供制度保证;最后,逐步形成医院文化。这需要及时培训医院员工,将理念建立在每一位员工的医疗安全意识中,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将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引入民营医院医疗安全管理中,认真分析和掌握项目管理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中的规律和特点,民营医院解决是自身医疗安全问题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民营医院在社会上建立良好的信誉,赢得市场,赢得信任,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