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09-09
2020-09-09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峨山小菜园:彝乡百姓致富园

作者: ■本报记者 孙永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47
    坐落在“滇中咽喉”的峨山彝族自治县,因山之巍峨得名。那里是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彝族花鼓舞之乡,彝族四腔发源地。全县国土面积1972平方公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养育了彝、汉、哈尼、回等25个民族的17万儿女,是一个民族团结大家园。
    口感奥秘藏在基地里
    每天早晨,位于自治县丽景小区的“峨山菜园”实体店内,各种时鲜蔬菜琳琅满目,菜叶上还挂着露水,吸引各族百姓前来购买,络绎不绝。
    “为什么这些蔬菜口感如此脆甜可口?”时常有人现场掐一片菜叶放进嘴里品尝,然后问道。
    “秘密就藏在‘峨山菜园’的种植直采基地里。”峨山红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柴金凤说道,位于峨山县岔河乡凤窝村的直采基地金凤菜园,那里远离工业园区,气候温暖、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为蔬菜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
    记者了解到,“峨山菜园”是峨山红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行的项目。据柴金凤介绍,成立“峨山菜园”的初衷是想组织当地农民科学养种,生产绿色有机的农副产品,为市场提供安全放心的食材。“峨山菜园”自2018年7月运营以来,依靠直采基地生产市场需求的蔬菜、水产、家禽等特色农产品,目前,已成为该县打造“绿色食品牌”、助推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
    独特优越的自然禀赋,让“峨山菜园”成为名副其实的有机菜园。记者查阅相关文献获悉,峨山耕地总资源21.35万亩,农业土地污染较小,区域性原生态农产品生产条件十分优越。
    峨山水资源丰富,年平均产水量为5.1亿立方米,全县7个水功能区有5个开展水质监测,水质均在Ⅲ类以上,有发展绿色、生态、有机农业的优越条件。
    峨山林下资源有潜可挖,全县森林面积达197.25万亩,是昆明周边半径100公里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县区,是林下种养殖业发展的天然基地。
    在柴金凤看来,优质的生产要素禀赋,良好的生态环境,强劲的市场需求和云南省、玉溪市的政策支持,成为支撑“峨山菜园”发展的厚实基础。她表示,将本着“奉献绿色、共创健康”的理念,推动绿色农产品生产、物流、销售迈入线上线下全场景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初步形成了聚绿色食品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创新型农业企业。
    绿色有机奔小康
    而土地合理流转,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让“峨山菜园”得到了有机发展所需的要素禀赋。2018年,峨山红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了岔河乡菊花村70多亩土地,按照绿色蔬菜标准生产,施用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害,蔬菜产量和品质大幅提升,土地的产出成倍增加。2019年,“峨山菜园”配合金凤基地智能大棚新项目运行,一次性提供上万株优质番茄壮苗。
    “峨山菜园”还建立了有机绿色农产品新零售平台和体系,在农产品种养过程中依标准种养,按种养面积全方位、无死角24小时全程动态监控。农产品进入平台的第一步,就是检验检疫环节,对所有进入平台的农产品进行相关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激素检测。只要检测超标,一票否决,绝不进入平台。
    柴金凤透露,公司制定了“依标准种养、新主体专营、全过程监管、优品牌打造”的战略思路,力争用5年时间在峨山8个乡镇(街道)建成“四园、六场、两坊、一基地”共十三类直采园,“四园”即菜园、果园、野菜园、菌园;“六场”即牛场、羊场、猪场、鸡场、蜂场、鱼场;“两坊”即磨坊、芽菜坊;“一基地”即粮油基地。目前,公司拥有两个直采园,流转土地200多亩,科研示范大棚20亩,线下实体店3个,公司+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农户的模式正在形成,以绿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形式联合了25家种养直采园,示范带动蔬菜种植面积5000亩。
    记者采访获悉,响应云南省委、省政府号召,“峨山菜园”瞄准“绿色食品”牌,顺应当今人们向往安全健康食品和城市人的田园情结,利用峨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流转土地尝试绿色农产品栽培。经过近两年的辛勤耕耘,终于生产出了绿色食品,并按规范包装、贮藏、运输、销售。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