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08-20
2020-08-20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赋能新基建:区块链里的新机遇

作者: ■本报记者刘可实习生乔耀飞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079

    日前,由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指导,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分布式存储分会主办、西安灵动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新基建新机遇:区块链分布式存储行业大会”在西安市高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商会代表及企业嘉宾等近800人参加了本次峰会,旨在探究区块链和IPFS分布式存储行业如何赋能中国新基建。
民营科技企业登上新经济舞台
    “今年4月份,区块链技术已经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新基建范围。作为未来新基建和5G的重要底层支撑,区块链关系国家的金融、科技、教育、医疗、民生等各个领域,关系到科技创新和产业链。”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杨华介绍说。西安市目前正在全面落实区块链战略,加快区块链和新经济的融合,突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从而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区块链作为新经济和新基建的重要底层支撑,在发展区块链产业过程中,要重视“民营科技企业”这一重要群体的不可替代作用。
    “民营科技企业主要特点是有非常灵活的机制、非常好的市场亲和力和非常强的创新力。”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会长、原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马彦民向记者介绍说。
    马彦民给出了这样一个数据:科技型民营企业群体是我国民营企业中的“少数派”,大概只有民营企业总数的4%,但是研发投入却占到社会研发总投入的55%。
    “民营科技企业的精神正在国家创新战略中起到引领作用,希望在我国发展区块链和分布式存储的行业产业中,能够诞生出一批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引领中国的新基建、数字经济、5G、互联网技术迈向新的发展方向,主导全球分布式存储技术的标准和产业规划,共同打造未来互联网的中国影响力和话语权。”马彦民如是说。
突破:技术赋能产业的必由之路
    CSDN副总裁、通证思维实验室发起人孟岩介绍,去年10月24日以后,中国区块链道路开始向产业区块链进发。
    记者了解到,不久前央行发布了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评估规则,首次给区块链下了定义:区块链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性,防篡改、防抵赖的技术。
    “‘自证清白’是区块链的优势。设想这样的一个场景:当你创造数字资产的时候,你不再需要专业委员会审批,便可以自主创建,链上验证,自证清白。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前景不可限量。”孟岩如是说。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如果中国能够用产业区块链进行非常好的构造,把大量的数字资产开发创建出来,就可以与世界交易系统建立互信,除了把数字资产拿到国内的传统金融机构去融资之外,也可以参与全球的DEFI,在全球去中心化金融的领域,为中国的企业开通一条新的对外开放路线。这是技术赋能产业的必由之路。
机遇:掘金底层区块链技术
    华硕电脑(上海)有限公司服务器及云计算事业部总监仓荣民表示,华硕将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IT基础设施的高性能、节能与可管理性,公司未来也将着重与区块链企业合作,为通证经济赋能、推动数字经济建设。西部数据公司高级销售经理孔寅表示,在新基建大环境下,西部数据将通过扎根中国的战略,结合最新技术提升自身产品广度,提供核心存储产品,助力西部中心数据建设。
    西安灵动创始人兼董事长晏梓桐认为,区块链在产业升级和现代化治理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价值,互联网急需分布式存储这样的底层区块链技术进行革新,未来分布式存储行业拥有数千亿的市场发展空间,其价值和优势在未来也将越来越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和关注,“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分布式存储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需要区块链人的持续耕耘。”
    在主题为“新基建带来的产业机遇与变革”圆桌论坛环节,与会嘉宾就IPFS分布式存储以及新基建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就企业个体而言,虽然目前IPFS业务一般仅占企业整体业务的少部分,但其增速很快,未来前景十分可观。
    IPFS.Fund创始人周欢发表了自己对于分布式网络和区块链思想的独到观点。周欢表示,因为区块链拥有开源共享、共识机制、加密机制、通证经济以及智能合约五大特色,将会在未来为个体和社会带来自由参与、身份对等、权力回归、价值回归以及契约回归五大效果,其目的是为了捍卫人身、信息、机器、数据、智慧和文明的自由。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多种机遇叠加的黄金发展期,新基建的发展最终离不开人才培养。
    西安灵动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陈武现场签署了“携手产教融合、助力校企共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培养建设新基建的新型人才。
    会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党委书记梁玮就“新基建新工科——产教融合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做了主题演讲。梁玮认为,新基建是疫情防控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工科,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动能,产教融合,则是目前校企合作的新目标。因此,产学研环节中,高校和社会一定要以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为依托,建立联合实验室,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