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08-20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全方位全周期服务企业创新 |
——上海银行业支持临港新片区发展观察 |
作者:
■本报记者杨联民李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361 |
|
|
|
|
|
|
没有先例,只有先行。2019年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新片区是上海金融先行先试的重要承载区。一年来,从卫星研制基地到农业电商平台、从生物医药到集成电路……新片区各个产业“上天入地”,企业在寻求自身创新的发展过程中,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金融创新的支持。 回顾这一年,上海银行业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上海银行业服务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发展,以金融创新支持产业创新,方法手段越来越灵活,道路越走越宽。 争创新:“上天入地”助跑企业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主要从事微小卫星及相关技术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试验应用。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根据卫星研制工作前期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设计了“个性化定制”融资方案,授信5亿元项目贷款用于支持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截至目前项目已累计提款4.33亿元。3.6万平米的卫星总装厂房未来将同时承担30到50颗吨级卫星的研制,并具备同时承担100颗以上微纳卫星的研制能力,能够为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君实生物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从事生物医药临床研发的创新驱动型公司,其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抗PD-1单抗——“拓益”(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是我国首个成功上市的国产PD-1肿瘤免疫治疗新药。公司感慨,由于“烧钱多、风险高”,生物医药公司常常面临融资难题,但上海银行在公司设立初期“慧眼识珠”,突破生物医药公司取得药品GMP认证前不被授信的惯例,及时为企业“供氧输血”,助力公司快速发展壮大并在多个领域跻身全球领先。临港管委会出台相关风险共担和风险补偿资金政策后,上海银行进一步把君实生物贷款额提升至9亿元,在公司资金需求高峰关键期给予了及时有力支持。 上海艾郎风电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风电叶片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民营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0余项。上海农商银行为艾郎集团深度贴身服务,从最初的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到2020年6月末的各类授信19.4亿元,支持企业不断壮大。疫情期间,上海农商银行额外新增授信2亿元,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还主动下调融资利率,为企业全年减少财务成本达300余万元,真正为企业“减负”。 临港集团是临港新片区主要开发企业,也是临港开发的主力军。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为临港集团发放了首笔新片区园区开发贷款,用于开发建设钻石园标准厂房项目。该项目是新片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承载基地,将建设符合新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方向的通用型标准厂房,可以满足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民用航空配套、智能仪表设备等多种先进制造企业高规格厂房需要。同时,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在融资便利化服务方面也积极创新,为新片区企业量身定制了融资金额高、期限长、成本低、提款灵活便利的融资方案,并以极高的审批效率最终实现贷款的审批和投放。 快响应:金融资源要素集聚 在新片区,金融助力企业“上天入地”,追根溯源是金融资源要素快速在新片区集聚。临港新片区成立后,上海银保监局在第一时间相继批准沪上主要银行在新片区设立或升格分支机构,并要求各机构提高发展定位,加大金融资源与服务投入,以更大力度支持临港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区建设。 各家银行不仅积极设立机构,而且多方面资源倾斜,沪上多家银行第一时间成立自贸新片区工作领导小组,针对新片区发展的实际需求,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推进,在制度、流程、产品、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突破和创新,进一步提升服务能级,大力发展新片区业务。 同时,临港新片区的设立和金融对外开放措施的推出,也吸引了众多外资银行积极参与。如中行和法国东方汇理合资成立的汇华理财公司拟落户新片区,这是我国第一家由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临港新片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集聚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10条具体措施发布后,目前已有外资银行提出了在新片区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意向。 一年来,新片区企业得到及时有效的金融支持,还得益于上海银行业提前为产业、为企业谋划制定了广覆盖的个性化综合金融服务。 围绕新片区的金融服务还在不断升级更新。2020年8月,浦发银行更新新片区服务方案至2.0版本,与1.0版本相比,新版本重点突出了数字科技驱动便利化、多元化融资助力产城发展、三位一体打造离在岸枢纽、前沿领域创新探索的四大亮点。 搭桥梁:发挥片区便利特色 在新片区,企业的交易、保值、融资需求旺盛。上海银行业因需而动、因时而变、因势而谋,为企业搭起连接境内外的金融桥梁。 上海汽车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在临港综合保税区围网内,主要负责上汽集团自主品牌整车出口和海外销售的公司。上海农商银行针对公司需求,设计了嵌入其采销供应链场景的多端贸易融资组合产品,并将该行贸易融资产品渗透其上下游企业,帮助企业拓展新型国际贸易,在疫情之下高效便利地把中国制造销往全球。 上海银行业支持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发展的各项创新,离不开从中央到地方,从监管部门到当地管委会全方面的政策支持。 东风劲吹,临港新片区正奋步疾行,在日新月异的临港新片区建设舞台上,上海银行业将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片区建设“五个重要”的指示精神,更好服务新片区建设并开展创新实践,推动新片区落地更多银行业扩大对外开放举措,支持临港新片区引进更具特色的外资机构,为自贸临港新片区的金融创新、为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贡献智慧和力量。 回顾这一年,上海银行业支持临港新片区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越来越多,方法越来越灵活,道路越走越宽。截至2020年6月末,上海主要商业银行支持临港新片区建设贷款余额947亿元,服务临港新片区内企业921家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