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08-18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广西红水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财务总监钟霞: |
抱团取暖 共同发展 |
|
|
|
|
|
|
本次培训是一场及时雨,从培训通知的下发到组织,广西各级工商联都组织得非常到位。这三天的课程下来收获满满,从宏观的经济形势分析到具体的案例分享,都非常接地气,都是企业家代表经过多年努力总结出来的经验,值得我们企业学习和借鉴。通过线上分组讨论的形式,可以了解到周边企业的一些经营情况,未来也可以进行企业间的业务交流,此次培训给我们搭建了一个沟通平台,大家可以抱团取暖,共同发展。 线上培训这种形式对于我来说不陌生,我们企业在广西河池大化、东兰、天峨都有项目,所以公司周例会都是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今年疫情以来,线上的学习培训能非常有效地解决集中培训的人员聚集、成本高等困难。这种形式非常好。 广西红水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5月,注册地址为广西河池大化县,注册资金一亿元,主要致力于“红水河健康养生之旅项目”的推动、建设与发展,通过对红水河流域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建设,最终打造红水河国际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项目主要包括峨蓝衣壮休闲养生旅游度假区、东兰河谷养生度假区、大化瑶泉生态旅游度假区,分布于红水河的上、中、下游,构成红水河整体游线。 在发展项目的同时,红水河公司积极投入扶贫光彩事业,通过各方面帮扶形式扶持当地项目,打造国家级旅游扶贫示范区。 一方面心系学子,教育扶贫是核心。扶贫先扶智。红水河公司充分利用教育政策、资金资源等优势,开展“送我上大学”、定向对建档立卡的贫困生发放奖学金等活动,自2017年至今,已向河池市天峨、东兰、大化三个县建档立卡的贫困高中捐赠1200万元,直接帮扶贫困学子一万余人。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是重点。弄文村地处大化县江南乡,位于交通不便的深山之中,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弄文村的驻村书记告诉我们:“我们有自己的养牛场、养鸡场,但由于今年新冠疫情影响,资金短缺,无法向银行办理贷款,所以导致我们的产业无法继续维持”。为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助力脱贫攻坚战,公司积极投身对弄文村扶贫助力工作,红水河公司总经理先后两次爬山路、过轮渡奔赴弄文村现场,了解其实际发展的痛点并及时召开帮扶研讨会。 7月2日,公司向弄文村捐赠15万元现金,其中有2万元作为产业扶持现金。公司总经理表示,今年旅游行业受到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公司经营极其困难,但始终不忘初心,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希望通过村集体种养产业等帮扶,贡献企业的力量,助力弄文村人民和全国人民一起如期脱贫。 不忘初心,公益扶贫是关键。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助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公益扶贫的工作也不能落下。 疫情当下,农副产品的滞销是让贫困户最为头疼的事情,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面临挑战,产品销售渠道的单一让农副产品的囤积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了贫困户的经济来源。 红水河公司为减轻贫困户压力,缓解产品滞销的状况,利用线上OTA、线下大客户等多种渠道,开展部分商品包销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公益扶贫的创新之路。产品上线至今,销售大米2000余斤,销售油类1万余斤,帮助贫困户直接增收约每户5000元。除此以外,红水河公司还大力投资建设篮球场、室外座椅等便民设施,实实在在地从贫困户角度出发,真正解决贫困问题。 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技能培训和就业是落脚点。盛产草莓的季节,在位于东兰县的坡豪湖草莓园,每天都有闻名而来的客人从县城自驾到草莓园采摘草莓。看着每天前来采摘的客人,当地群众覃玉昌每天开心得合不拢嘴。而在种植草莓之前,覃玉昌还处于焦虑和迷茫当中。覃玉昌说:“因为家里人多地少,除了种地没有其他工作,挣不到钱,很难维持基本生活。” 红水河公司了解到这一现状后,便主动联系覃玉昌并表示,红水河公司正在开拓农业业务,能提供相关的就业机会。现如今,覃玉昌早已是草莓园熟练的工人,从种植、施肥、喷药,最后到售卖,已能熟练地掌握各项技能。 农业项目的进一步扩展不但解决了覃玉昌夫妇的就业,还解决了当地其他十余人的就业问题。公司还不定期地开展农业技能和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开展就业培训扶贫工作。 红水河公司成立之初,便担负起扶贫的责任和使命,设立了300万元的扶贫培训基金,目前已培训了文化旅游服务及特色农业相关专业人员500余人次。年消费扶贫约300万元,旅游及农业就业直接带动约1200人,为贫困户增收约每户5000元。并与当地政府共同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精准扶贫道路,助力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