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08-18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河南孟州源沟村“蜕变” |
|
|
|
|
|
|
在河南省孟州市槐树乡源沟村,脱贫户秦朝一直没闲着,7个简易大棚的承包权转让后,他现在正忙着和村里签约两个新的温室大棚,9月1日就要开始新一年的草莓种植。 58岁的秦朝曾是村里响当当的人物。但是,由于一系列的家庭变故,2014年他家被评定为贫困户。 得知他的情况后,村里给他分配了扶贫公益性岗位,每月能有1000多元钱的收入。 2017年底,秦朝家跟源沟村一起摘了贫困的帽子。为了巩固脱贫成果,2019年,村里将大棚项目的承包权让给村民。看着村集体大棚种的草莓销售特别好,秦朝拿出自己的积蓄,又借了点钱凑了两万八千元钱承包了7个草莓大棚,成为村两委“让利于民”之后第一个承包大棚的村民。 秦朝的草莓种植发展得有声有色。“承包大棚第一年我就赚了六七万元。”自己富起来的秦朝也带着村里其他人一起致富。如今,他以每人每天60元的工资,请本村脱贫户到大棚打工,负责草莓的日常管理。最多的时候,秦朝的大棚能雇佣15个村民。 如今,秦朝的故事传遍了整个源沟村。“村里一个脱贫户想要承包我的大棚,我看他比我困难多了。”于是,秦朝就将7个简易大棚的承包权转让了。“我准备再承包两个温室大棚,套种草莓和吊瓜,这样会有更好的经济效益。”秦朝说。 秦朝脱贫致富的故事就是源沟村“蜕变”的缩影。2014年之前,该村119户群众中有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年来,源沟村致力抓蔬菜大棚产业,依托土地流转收入及温室大棚、农家乐、小杂果种植等,当地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末的3250元,提高到2019年末的15634元。(王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