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08-03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聚合资源 创新机制 |
温州“青蓝新学”打造年轻一代培育新样板 |
|
作者:
■本报记者倪硕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709 |
|
|
|
|
|
|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温州一向“敢为天下先”。2018年10月,温州在全国率先启动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为进一步引导温州民营企业新生力量茁壮成长,为民营经济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近年来,温州开展“青蓝接力”培养行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强化组织平台建设、拓宽能力提升途径,全方位推动对年轻一代企业家的培养工作。 2019年3月4日,温州民营经济学院正式成立。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指出,设立温州民营经济学院是温州推进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的一个标志性成果,也是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件引领性大事,要打造一个创新、开放、合作、共赢的民营企业家教育平台,促进“两个健康”先行区80条新政等系列政策举措落细落地,助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 2019年11月,在温州民营经济学院统筹之下,在全面整合教育培训资源的基础上,温州开设“青蓝新学”班,倾力打造年轻一代企业家教育培养精品模式,并于今年在12个县(市、区)全面推广,为年轻一代企业家教育培养提供新的温州经验。 顶层设计到位集聚资源打造“温州样板” 规范统筹培训计划。设立温州民营经济学院,规范涉企培训,尤其是以企业家为主体的教育培训,温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培训培育温州市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温商队伍的实施方案》,对全市涉企培训资源进行统筹,包括计划、学员、师资等。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联合统筹教育资源,推进打造精品培训班,将“青蓝新学”班作为民营经济学院核心主体班次。 精选重点培育对象。“青蓝新学”班每期招收学员40人,精心挑选民营经济统战领域重点对象,由市内、市外包括海外温商二代、在温创业年轻一代企业家按一定比例构成,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目前“青蓝新学”班已开办2期,学员80%以上覆盖温州有影响力的家族企业接班人以及自主创业成效突出的优秀年轻一代企业家。在学员层级结构上,适当体现梯队建设,2019级班重点针对正式接班且运作较成熟的年轻一代企业家,2020级班则相对关注尚未完全接班或正回归家族企业的年轻一代。 强化平台功能设置。发挥“青蓝新学”班在培训班功能之外的政企沟通、内外互动平台作用。作为必备课程安排之一,“青蓝新学”每届开班时,都会邀请市领导与新生代企业家座谈,陈伟俊与“青蓝新学”2019级班学员面对面交流。“青蓝新学”班班主任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担任,并全程参与跟班学习,每班设2名联络员,由温州市工商联机关干部担任。在课程设计上穿插安排与外地浙江商会或在外年轻一代企业家的交流活动,增进内外联动。 内容涵盖广泛教育培训体现“温州特色” 架设红色通道,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将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植入“青蓝新学”日常教学,依托省、市两级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加强对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的革命传统教育、党史教育和国情市情教育。“青蓝新学”2020级班特意选择在今年7月1日建党99周年之际开班,并于开班第一天赴省级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平阳中共浙江一大会址接受党史教育。 依托情感属地,强化寻根认同教育。以温州人的情感地标“世界温州人家园”作为“青蓝新学”集中授课点,将参观世界温州人博物馆、乡情文化教育等作为“青蓝新学”开班必修课,邀请知名专家向学员讲授温州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增进年轻一代企业家尤其是在外温商对家乡的文化认同和精神归属感。在6月集中学习活动中,组织学员召开“激扬新时代温州人精神争做新时代强者”专题分享会,引导年轻一代企业家弘扬温州人精神,传承企业家精神。 突出“传帮带”,强化能力提升教育。采取集中授课、实地教学、师生交流、学员互动等新颖灵活的学习方式,精心策划课程,邀请专家和企业家导师为学员授课,就学员关心的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方面的问题答疑解惑。注重发挥企业家导师“传帮带”作用,两届班级开班以来,先后邀请南存辉、王均豪、王振滔、郭广昌、邱光和等知名企业家与学员面对面交流互动,探讨企业成长的经验和教训,学员反馈受益良多。 运行机制灵活自主管理彰显“温州活力” “线上”“线下”结合。“青蓝新学”突破以往企业家培训的短期班模式,采用长训班机制,每届班级学习周期3年,集中授课与自学相结合,考虑学员对象的身份特殊性,每年原则上安排3轮集中学习,每次3天左右。在非集训期间,依托班委自主安排学习计划,以分组活动形式自主开展“线下学习管理”。 学员自主管理。学员自主选举产生班委,分设小组,履行自我管理主体责任。班级同步设立临时党支部,保持正常的党组织生活,两届班目前共有党员8名。首届“青蓝新学”班委制定了班规、学分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各届班委延续使用,并根据实际情况自主修订。在主办单位指导下,班委定期了解学员的学习需求,确定每次集中学习的主题和方向,主动参与课程策划。 班务会务共建。扩大温州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覆盖面,引导“青蓝新学”学员入会,优化会员结构。依托市新企联秘书处,实行班务会务共建。秘书处作为班委的具体执行机构,协助做好班务联络、学分统计、班级制度落实等工作。非集中培训期间,“青蓝新学”班学员和新企联会员联动开展活动。 品牌效应凸显创业接班涌现“温州现象” 父子同班,实现“青蓝对话”。邀请知名的温州本地企业家或在外温商作为企业家导师为学员授课,形成“父子同班”的特殊课堂。通过与父辈企业家面对面交流的亲密课堂方式,提升年轻一代企业家与父辈的情感沟通和思想交锋效果,促进企业传承中新旧两代人在价值观、经营理念等方面的磨合,推进企业家代际融合。 形象统一,打造“青蓝定制”。树立“青蓝新学”品牌形象,设计班级形象标识,从学习用具到生活用品均统一定制。除班徽、班旗、资料袋、文具等学习用品外,学员主动提供企业资源,为班级提供班服等定制。通过广泛应用且辨识度高的标识形象,对外展示温州年轻一代企业家的群体形象,同时也增强学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互鉴互促,共塑“青蓝分享”。引导树立主人翁意识,在班级共建中人人出力,处处分享。“青蓝新学”每期设立“学习分享”的固定模块,推选学员代表进行现场分享,分享内容汇编成册;开设“学员微课堂”,每次开课前30分钟,由学员代表自选主题讲授自己所熟知的领域和内容;开展学员企业互访,每期安排一定数量的学员企业参观学习,通过学员间的探讨式交流,在思想碰撞中产生新的灵感,相互启发企业经营发展思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