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07-13
2020-07-13 第01版:一版 【字体】大 |默认 |

营商环境:“细节”中见“大节”

作者: ■本报记者张文燕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3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土质好不好、肥力足不足,直接影响经济发展。
    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挑战,但全国各地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却并未懈怠,更加积极为企业提供优质、坚实营商土壤以帮助其增强抵抗“逆风”的底气和本领。
    春江水暖鸭先知。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感受最敏锐。就在前不久,《中国改革报》一则《女政协委员的发言有些“火药味”》的报道再次使“营商环境”成为舆论热点。企业家袁慧鹰在海口市政协的一次会议上分享了自己在海口与深圳经商的不同感受,直言自己在两地分别“感受到权力的傲慢和五星级服务的体验”,不仅受到了海口市相关领导的重视,更引起舆论的关注,网民纷纷为深圳的暖企举措、服务意识点赞,也为正处于自贸港建设中的海口市捏把汗。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要让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个人无障碍地进入市场、获得资源,在各类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发展壮大。袁慧鹰在深圳感受到的“五星级服务”并不是偶然,6月18日发布的《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深圳营商环境综合排名第三,其中创新环境领跑全国。
    打造更好营商环境,需要坚持
问题导向。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痛点、堵点、难点,围绕改善政务、投资、生产经营等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精准、有效、全面落实惠企政策,“放水养鱼”,运用降本减负的“减法”,换取企业发展和成长的“加法”。
    打造更好营商环境,还需要以法治化为抓手。1月1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落地实施。《条例》将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同联动、完善法治保障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条例》从国家层面夯实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基础,标志着中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打造更好营商环境,需要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条例》明确,营商环境是指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这表明,优化营商环境要重点解决的是体制机制等方面的“软环境”,并不是基础设施、环保等方面的“硬环境”。无疑,一个地方的“硬环境”让企业能够立住脚,但“软环境”才能够真正帮助企业迈开步,走得更远更稳。
    欣喜的是,打造更好营商环境,我们一直在路上。从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到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从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修订……在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以15个名次的跃升,首次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排名前40,成为在中国做生意“越来越简易”的有力注脚。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