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07-09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中芯国际凭啥这么“刚” |
IPO获566倍超额认购 募资453亿元 |
作者:
■本报记者 宋寒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10 |
|
|
|
|
|
|
作为首个A+H红筹回归企业,中芯国际发行规模创下科创板最新纪录。中芯国际科创板IPO获566倍超额认购,发行价为27.46元/股,募资额达453亿元,是自2010年以来A股最大规模的IPO。 申购第一天,中芯国际就展现出强大的号召力。7月8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由于网上投资者初步有效申购倍数为566.14倍,高于100倍,发行人和联席主承销商决定启动回拨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超2000只公募产品参与本次中芯国际报价,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绩优基金亦在其中。机构人士认为,中芯国际回归A股有望拓展国产半导体产业估值重塑的空间,进而激发出更大的成长潜能。 事实上,自提交科创板IPO申请书以来,中芯国际一直在刷新记录:提交IPO申请后,仅用了29天时间便获得注册批文,刷新了科创板IPO的审核速度纪录;闪电过会后,融资规模是继2010年农业银行IPO以来,A股规模最大的IPO。 据招股书介绍,中芯国际此次初始发行股票数量为16.86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数的23.62%。招股书显示,若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中芯国际最多可募资532亿元,即便不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中芯国际最少也可募资463亿元。届时,中芯国际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创板“募资王”。 作为半导体龙头企业,中芯国际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配套服务最完善、跨国经营的专业晶圆代工企业。 中芯国际2019财报显示,2019年中芯国际收入约31.16亿美元,净利润为2.35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中芯国际的研发投入再创新高,研发支出由2018年的6.634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6.874亿美元,占销售收入比例约22%。 除研发费用占比极高外,中芯国际虽然是半导体龙头企业,同样被高额成本支出困扰。晶圆代工产业研发创新,需要投入巨额的资本开支,而越先进的制程的设备折旧年限越短,先进制程设备折旧成本也将随制程进展逐渐提高。 根据IC Insights统计,2018年,全球晶圆代工行业市场规模为576亿美元,较2017年的548亿美元增长5.11%,2013年至201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73%。 中国大陆晶圆代工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制造业实现销售额18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5%,相较于2013年的601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达24.78%,实现高速稳定增长。 近几年,半导体产品国产化需求日益迫切,经过多年发展,中芯国际已成为行业领先者。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