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07-06
2020-07-06 第02版:二版 【字体】大 |默认 |

苏州:政企共话文创发展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53
    【本报苏州讯】近年来苏州一批具有标杆性的新兴文创企业兴起,不少企业已在业内具有知名度。
    疫情下,苏州市文化产业遇到哪些困难?文化产业复兴过程中,需要政府给予哪些帮助?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苏州市民营企业沙龙在苏州举行,此次主要围绕服务文化企业。会上,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与22位企业家面对面,共商苏州文化繁荣发展之策。
    文旅复苏指日可待
    文化是苏州之魂,文化产业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丰沃土壤。苏州全市各类文创企业法人单位近4万家,从业人员近70万人。但与此同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给文化企业带来了直接冲击。
    受疫情影响,旅游业受到的冲击和影响应该是最大的,近期疫情形势又出现了变化,游客量和住宿率都有大幅下降。
    苏州永联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惠芳认为,政府加大对旅游行业的支持力度,在提高苏南苏北省内游的热度、鼓励开展户外团建活动促进旅游复苏、稳定旅游行业人才队伍等方面出台举措。
    苏州新旗艺丝绸科技有限公司主营手工刺绣旗袍定制等业务,负责人黄秋停坦言,今年订单受影响较大,企业与员工共渡难关,通过开发新产品、开拓线上销售新模式,克服了危机,5月接单量实现了大幅上涨。
    急需综合性“人才”
    企业家现场也介绍了企业受疫情影响,人才流失的情况。
    苏州姚建萍刺绣艺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姚建萍认为苏绣行业当下最亟需的不是技艺人才,而是综合性人才,建议推动高校设立苏绣研究中心,培养更多优秀传承人。
    江苏金剪刀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鲍洪尚说,高端旗袍领域竞争比拼的是顶尖设计人才,在这方面还有一定的招揽难度。
    苏州上久楷丝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建华说,除了高层次人才,眼下他还有一个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产业工人年龄越来越大,目前车间工人的平均年龄在50岁,年轻人很难招到。
    蓝绍敏当场表示,苏州对人才招引一直十分重视,下一步也一定会围绕打造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细化落实更多支持举措。
    文化产业需多方支持
    影视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环节,对苏州文化传承下去也起到重要作用。
    苏州红鲸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参与制作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助力抢下高票房,赢得广泛认可。苏州红鲸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戈弋呼吁,苏州应有重点地扶持动漫制作企业发展,通过规模集聚带动形成产业链、生态链,打造国内动漫产业高地。
    苏州蓝海彤翔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鲁永泉认为,在已有一批影视制作企业集聚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打通上下游,围绕IP运营和衍生品开发等做强全产业链。
    苏州要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华伟是一名“网红作家”,他建议苏州积极打造国家级文创园,发挥“网红效应”,做强“网红经济”。
    虚幻竞技(苏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晓旭建议注重顶层设计,促进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现场大家还围绕优化文化金融服务、发展会展业文化交易平台推广运用等积极出谋划策。苏州乐米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韩振杰提出,文化企业在贷款上普遍遇到一定的困难,希望政府出台更多文化金融类扶持政策。
    张家港市香樟文化产业联合会涵盖企业160多家,负责人陈力克建议政府多搭建交流平台,并加强对广大中小微文化企业的指导和扶持。
    蓝绍敏说:“透过沙龙既可以为企业直接解决大量问题,也为苏州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形式非常好,一定会把意见建议带回去,深化研究,及时反馈沟通,确保事事有回音。”
    蓝绍敏表示,要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精准施策,在审批服务、金融服务、对接服务、市场服务等方面提供更强助力;要加强部门协同,形成支持文化产业的合力。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