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07-02
2020-07-02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赣州市长三角流动党委:

让流动党员有家有为

作者: ■赣沪办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477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到来之际,江西省赣州市长三角流动党委在所属17个党支部开展了党员分类管理和党性体检工作。162名流动党员积极响应,自我检视,使自己的党性得到锻炼、素质得到了提升。流动党员们纷纷表示:要时刻关注和宣传推介家乡,坚定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信心决心。
    这是赣州市长三角流动党委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引导在外流动党员积极回报家乡的一个缩影。
    自2016年成立以来,赣州市长三角流动党委持续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新路径、新模式,做到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心,让每一位流动党员都有归属感和荣誉感。
    远方有“家”
    为让广大流动党员“在外有家”,近年来,赣州市长三角流动党委不断规范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通过“县里报”“上门找”“全核查”等多种途径,全面摸排、收集整理在长三角赣州籍流动党员信息。同时,建立党员管理工作台账,将长三角各地党员情况根据区域、行业等特点进行全面梳理,实现长三角流动党员“一张表”管理。目前,赣州市长三角流动党委下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12个,覆盖17个基层党支部,联系服务赣州籍流动党员600余名。
    在上海龙吴港码头,于都籍党员相对较集中。针对这一特点,赣州市长三角流动党委因地制宜,在码头建立于都县流动党员党支部,并且按要求将原属各县(市、区)管理的流动党员党组织整建制划入管理。
    这是赣州市长三角流动党委按照方便党员、适当集中、带动周边的原则,采取单建、联建方式建立党组织的一个折射。
    依托赣州籍商会协会,赣州市长三角流动党委先后在嘉兴、金华、常州、绍兴等地建立党支部,还为每个党组织配备必要的活动场地、办公设施。同时,通过建立11个流动党员之家、建立流动党员走访和联系制度等形式,定期开展联谊活动,走访流动党员,听取流动党员的意见建议,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赣州市长三角各流动党组织先后为流动党员解决就医、就学等方面困难问题数百件,让流动党员安心工作、创业。党员李继淮说,他患上尿毒症后,无锡党支部积极发动支部党员和商会为他捐款,解决他的燃眉之急,组织的关心帮助使他感受到了党的温暖。
    心中有党
    远方有了“家”,流动党员们过组织生活、开展主题党日、志愿者活动逐渐多了起来。
    在抓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基础上,每年“七一”期间,赣州市长三角流动党委定期在支部工作、流动党员中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模式。其中,通过定期组织召开流动党员专题学习会,组织党员实地参观瞻仰红船、一大旧址等革命圣地,引导流动党员牢记初心使命。此外,通过每季度开展一次支部建设工作交流座谈,每半年开展一次党建工作自查,每年开展一次党务干部培训和一次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等,促进基础工作落实。
    为让每一个流动党员坚定信念,心中有党,赣州市长三角流动党委建立专人联系制度,要求党委成员每人分片联系党支部,支部委员每人联系流动党员,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此外,按照“党员骨干化、骨干党员化”原则,流动党委积极培养、推荐、发展优秀企业家入党,每年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严格规范党员发展程序。
    赣州市长三角流动党委书记、市政府驻上海联络处主任钟家伟介绍,流动党委有机结合长三角流动党员实际情况,创新组织设置方式、管理机制和活动载体,得到了长赣两地相关部门及长三角广大党员、乡友的一致肯定和赞誉。经过努力,流动党委被上海市委统战部、工商联列为党建联系点,获得上海市虹口区委统战部的党建联系指导示范单位称号。流动党委积极探索区域一体化流动党建工作新理念、新思路,创建了江西在长三角流动党建工作的“赣州模式”,在全省各地驻沪单位中推广。
    多年来,赣州市长三角流动党委致力于建设成为干事创业的平台、培养人才的阵地,及时向流动党员提供就业创业资讯,定期发布经济建设和项目信息,为流动党员发展创业提供平台、创造条件。特别是,流动党委通过推动长三角地区28家赣州籍商会协会组织联合成立长三角赣商联盟,引导赣州籍在外经商的企业家强强联合、抱团发展。其中,瑞金暖通协会党支部引领带领该镇1000多名乡友抱团开拓暖通市场,实现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宁都商会党总支带头组织成立物流协会,组织宁都籍物流企业负责人赴松江等地考察,推动建立物流产业园。
    回报乡梓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近年来,赣州游子回乡创业,献计献策,共谋家乡发展一度掀起了高潮。
    范立栋等流动党员响应赣州市委“赣才回归、赣商回归”政策号召,在南康区投资30亿元建设慧谷金融电商物流产业园项目;流动党员郭海燕主动将上海生意交给他人打理,回乡当选村支书,带领村民发展葡萄、脐橙、优质稻产业……
    这一切得益于赣州市长三角流动党委积极组织流动党员主动担当作为,当好政策宣传员、项目信息员、发展服务员,积极为家乡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据统计,近两年来,赣州市长三角流动党委组织外商赴赣州经开区等实地考察20余次,推动浙江中电新能源汽车、红星美凯龙综合体等十余个项目落地,投资额达65亿元。
    此外,赣州市长三角流动党委引导和推动流动党员互帮互助、热心支持帮助他人,先后发起了赣南水灾、宁都连体婴儿等帮困解难活动,并且连续5年组织长三角赣南籍乡贤助学慈善认助活动,为885名贫困大学生募集助学金238.9万元。
    在赣州市长三角流动党委的示范引领下,一批批流动党员积极回乡,开展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其中,宁都县流动党员党支部党员自发为宁都籍困难学子开展捐助;南康籍企业家邹承慧自发捐款200万元支持家乡小学建设;寻乌籍企业家谢承达多次捐助困难学生等等……
    离乡不离党,初心永不忘。如今,赣州市长三角的流动党员之间已经形成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热潮。他们逐梦长三角,聚集能量,积极搭建起长三角地区、赣南苏区两地畅通信息和助推发展的桥梁,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