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07-02
2020-07-02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江苏省海门市餐饮业商会:

在疫情冲击下浴火重生

作者: 【记者庄道秋通讯员陆健郑格格海门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30
    “从‘冰封’到‘解封’,从每天只有几个订单到现在市场恢复到过去80%的经营份额……背后是海门市餐饮业商会带领广大会员,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不懈努力。”日前,江苏省海门市餐饮业商会会长、海门市东方雁饭店董事长巫雁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经营的春天是等不来的,我们必须主动寻找突破口。”巫雁冰说,从大年初一开始,餐饮业商会领导班子先后召开15次会议,调研电话不胜枚举,并向海门市工商联反映企业困境。工商联第一时间联合城管、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就助力餐饮业复工复产进行协商研讨。
    “免征第一季度环卫费、企业社保减免、房租缓交等多重政策利好下,让身处寒冬的餐饮人在重压下缓了口气。”巫雁冰说,不少会员开始做“外卖”,经营逐步回暖。
    疫情就是命令。巫雁冰说,对于企业来讲,损失事小,防控疫情事大。在海门市工商联的指导下,商会组织会员加强疫情防控,并做好相关的保障供应工作。
    “疫情倒逼我们主动思考,探索创新更多经营模式。”餐饮业商会副会长、海门市思杰大酒店董事长王卫衷告诉记者,自2月9日起,他旗下火锅店10人桌改成5人桌,分餐制不仅避免了顾客直接接触,还增加了上座率。
    从3月9日起,王卫衷承接海门中学送餐项目,基于自有的600多亩农场、1200平方的中央厨房,从食材源头至包装配送,实行全过程、可追溯的安全质量监控体系,一天2500份“放心餐”使企业当月营业额突破50万元。
    疫情发生后,一方面是道路封闭的村庄,农户的菜眼看就要烂在地里;另一方面是出现疑似病例而实行全封闭管理的居民小区,居民面临严峻的“断粮”危机。看到这一情况,商会副会长、海门市都市玫瑰园董事长石华急在心头。
    “喂,你好!我是海门市政协委员,也是餐饮业副会长,我想给老百姓提供送菜上门服务。”石华向海门疫情防控指挥部打电话自报家门。他通过自营物流将新鲜蔬菜无接触式直达封闭小区。“一方面要保供应,另一方面也倒逼企业转型,当天近3万人添加微信下单,几个微信群都被加到了上限。”
    由于员工隔离在家,每天数百份的“蔬菜包”,石华带着家人日夜兼程,一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并按照低于市场价50%出售给居民。石华的这一做法受到当地主要领导的称赞。
    不做堂食做外卖、开启“蔬菜包”直通车、“无接触式”点餐取餐服务、打造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以变应变、担当、创新、抱团,这是海门市餐饮业商会重生的四大关键词。商会秘书长蔡亮说,目前海门市餐饮业已恢复“元气”,客流量和营业额有了大幅增长,但会员企业对疫情防控不放松,每天都认真做好消毒和安全防护工作;商会还向社会发出文明用餐倡议,致力于营造良好的用餐习惯。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