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07-01
2020-07-01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实现发展目标需稳住外贸基本盘

作者: ■易才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56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出口所受的影响仅次于消费。在国内疫情有效控制之后的经济复苏阶段,除刺激国内消费和加码基建投资外,稳外贸也是致力的方向。
    6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稳外贸工作座谈会,要求相关部门认真研究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建议,采取措施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同时加快退税进度,加强信贷、信保、担保等融资支持,畅通国际货运通道,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推出更多扩大开放的举措,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1.5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4.9%,其中出口6.2万亿元,下降4.7%。去年同期的数据是,前5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2.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4.1%。其中出口6.5万亿元,增长6.1%。而且,上半年出口之中,抗疫物资占了一定比例。
    一正一负之间,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更重要的是,外贸行业关乎居民就业。根据商务部此前发布的信息,截至2018年末国内贸易就业人数达2.08亿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超过四分之一。“有没有裁员?”也是李克强总理在座谈会上询问参会外贸企业的重点之一。
    从宏观角度看,稳外贸需要扩大对外开放对冲境外疫情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众所周知,目前疫情在境外仍呈现扩散态势,截至6月29日12时,全球确诊1024万,其中美国263万、巴西134万、俄罗斯63万、印度54万。疫情压制了消费需求,为减少需求不足带来的压力,就需要在不断深化制造业开放的同时,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开放,同时加强与相关国家沟通协调,畅通国际货运通道,挖掘通关便利化改革潜力。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没有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外贸是稳不住的。
    微观层面则需加大对外贸企业的纾困力度,并引导外贸企业提质增效。具体包括加大财政补贴和出口退税力度,既全力帮助中小微外贸企业渡过“空转”难关,更鼓励外贸企业抢抓恢复出口产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信贷、信保、担保等融资支持,纾解外贸企业流动性困难;鼓励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网上交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从贸易主体方面看,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表现出较强韧性。数据显示,前5月民企进出口5.11万亿元,增长1.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4.3%,其中电脑、家电、手机等电子产品出口分别增长47.6%、9.1%和3.7%。因此,加大对民企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对外贸的复苏大有裨益。
    此外,各地还应该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出台稳外贸支持政策。最近福建、浙江、广东、北京等地纷纷打出稳外贸“组合拳”,如为帮助企业快速回笼资金,厦门税务开通了“绿色通道”;浙江组织了各类线上展览展会项目,入驻企业数百家,助力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广东则筹办了首次网上广交会,2.5万多家企业参展,涉及180万件出口商品。
    总体而言,今年受疫情“黑天鹅”影响,外贸形势不容乐观,但外贸对于稳就业等今年经济社会主要发展目标的实现又至关重要。因此,务必从扩大开放的宏观政策到助力外贸企业脱困提质增效等微观层面发力,共同致力于稳定外贸基本盘。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