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06-15
2020-06-15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山西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发布

2502家民营企业投入38.27亿元 实施帮扶项目9783个 精准帮扶5848个村

作者: ■本报记者张华钰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522
    山西省工商联日前发布《山西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从履行经济责任、公平竞争责任、环境保护责任、关爱员工责任、慈善责任、社会责任管理六个方面,对全省11个市、18个行业、838家不同类型民营企业进行梳理,以翔实的数据、图标、案例呈现当前山西民企社会责任发展的现状
   
    山西全省2502家民营企业投入38.27亿元,实施帮扶项目9783个;民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较上年增加20.8万户;41.5%的企业建立了质量检测体系,38.8%的企业培育有自有品牌;50.7%的企业的资源使用和能耗符合国家规定;员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保缴纳率分别达到94.2%和75.5%;80.8%的企业通过党建引导企业依法经营健康发展……
    日前,山西省工商联正式发布《山西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从履行经济责任、公平竞争责任、环境保护责任、关爱员工责任、慈善责任、社会责任管理六个方面,对全省11个市、18个行业、838家不同类型民营企业进行梳理,概括总结上一年度山西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亮点和实践,以翔实的数据、图标、案例呈现当前山西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现状。
    民企社会责任建设绩效明显
    此次发布的《报告》参与调研的有效企业数由2018年的599家增至838家,增长了近40%。调研样本涉及三大产业、大中小微四种规模以及企业成立年限、是否上市等数据。
    《报告》显示,2018年度,山西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质量品牌塑造、绿色环保、和谐劳动关系、公益慈善、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在履行经济责任中,2018年度山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149.97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48.5%;实现增长11.6%,高出全省GDP增速3.3%;上缴税金占67.1%,高出上年9.2%。全省民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数量达204万家,同比增长11.4%。同时,民营企业创新意识和能力日益增强,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占总样本的42.1%。
    在企业竞争意识方面,《报告》显示41.5%的山西民营企业建立了质量检测体系,38.1%的企业重视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38.8%的民营企业培育自有品牌,34.6%的企业制定了品牌发展战略与发展规划。其中42家民营企业取得51个中国驰名商标,158家民营企业取得314个山西省名牌等荣誉。
    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山西民营企业依旧是重要力量。山西44.6%的民营企业成立专业部门负责环保管理工作,31.1%的民营企业建立了环境事件应急机制,11.8%的民营企业通过ISO14001认证。在节能减排方面,51.8%的民营企业采用节能、环保原材料;34.5%的民营企业淘汰了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在循环生态方面,50.7%的民营企业的资源使用和能耗符合国家规定;37.8%的民营企业提高了清洁能源使用占比;32.2%的民营企业对废旧产品进行综合再利用。
    在践行关爱员工责任中,此次参与调研的民企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4.2%,社保缴纳率达75.5%。有46.3%的民营企业通过轮岗、交流、外派制度等措施,不断加大员工教育培训力度。
    投身公益慈善事业,是山西民营企业的长期坚守。《报告》显示,参与调研的企业中有484家参与了慈善捐赠,24.9%的企业有专门部门负责公益慈善工作,9.6%的企业成立有公益基金会或者在公益慈善组织内部设立专项基金,捐赠主要流向扶贫济困、教育和助老救孤三个领域。
    《报告》在精准扶贫专题单元显示,山西民营企业对脱贫攻坚战略的响应度极高,在“百千百”工程和“千企帮千村——精准到户”扶贫行动中深度参与,通过异地搬迁、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等持续增强脱贫攻坚效能。据悉,截至目前,山西全省2502家企业投入38.27亿元,实施帮扶项目9783个,精准帮扶5848个村的43.8万贫困人口。
    《报告》同时显示,该年度山西民营企业还呈现企业党建与社会责任日益融合的新局面。此外,社会责任理念和管理体系也不断提升完善。
    社会责任体系建设仍待提升
    《报告》认为,当前山西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责主体正由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向中小企业扩展,责任实践也从公益慈善事业向诚信经营、质量提升、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谐劳动关系等领域拓展,全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频共振。
    但是另一方面,山西民营企业在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成为制约企业履责能力提升的短板,急需补足。
    通过对此次参与调研的企业样本,采用德尔菲法进行统计分析和指数计算显示,2018年山西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总指数为52.6,在百分制测量体系中属“压线及格”水平。
    在对消费者责任、员工责任、社区责任、商业伙伴、环保责任、责任管理6个一级指标计算中,社区责任指数最高,达62.4,但商业伙伴和责任管理指标表现不佳,特别是责任管理是明显短板。这表明山西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呈现“重实践轻管理”态势,需要企业从战略高度审视和规划符合自身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同时在对参与企业的产品质量、健康与安全、依法纳税、环保管理等23个二级指标计算中,产品质量、员工发展、依法纳税、降污减排等指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但信息披露、标准制定、健康与安全、环保管理等指标得分远低于平均水平。
    此外,分析显示,成立时间在20年以上的大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业等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指数最高;成立时间在5年以内的小型及微型、独资类型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指数相对较低,前者高出后者1倍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社会责任得分与企业规模和成立时间成正相关关系。
    针对上述情况,山西省工商联在下一步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安排中,将从以党建引领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发挥工商联引领推动和平台搭建优势、加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培训、发挥商会在促进企业自律中的积极作用、营造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等几方面着力,推进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向纵深发展。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