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06-09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研判趋势分享成果 促进民营经济迈向更加广阔舞台 |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助力中国经济研讨会召开 |
作者:
■本报记者鲍坤子通讯员张立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479 |
|
|
|
|
|
|
在全国两会刚刚闭幕之际,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于2020年6月3日下午,以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组织召开了“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助力中国经济研讨会”。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李兆前主持会议。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美团研究院院长来有为、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京东数科研究院院长沈建光,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李志起参加研讨。 李兆前在主持中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各方面反映的情况看,这些政策举措具有“六度”特征,即有力度、有广度、有深度、有速度、有准度、有温度。这些政策与政策出台的过程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和预料,充分体现了政策制定者的专业和务实,体现了有关部委的民主作风,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间智库专家的价值和贡献。 李兆前表示,疫情发生以后,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作为全国工商联主管的研究机构,按照全国工商联的统一部署,迅速行动起来,组织理事、会员围绕抗击疫情冲击,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研判国际国内经济走势和企业发展趋势,破解经济下行压力和企业发展难题等,及时开展跟踪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形成了一批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成果,成为全国工商联报送政策建议的重要来源之一。一些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这次组织研讨会,目的是分享疫情期间的研究成果,研判疫情防控下国内国际形势演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探讨如何更好地学习理解和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 来有为在“多措并举推动消费回升”的演讲中表示,疫情暴发适逢我国传统的服务消费旺季春节假期,对我国服务消费形成明显抑制,1月底2月初我国生活服务消费总量出现大幅下滑。国家积极落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服务消费需求总体呈现逐步复苏的特点。疫情使得人们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发生变化,服务的线上化率提高,到家服务、线上健康、线上培训、远程办公等“云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健康卫生成为服务消费的首要需求,减少人员接触成为短期内消费者的关注点,也催生了服务消费方式的迭代更新。建议各级政府多管齐下,在推动生活服务业商户复工复产的同时,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提振服务消费;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普及应用,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黄剑辉在“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及2020年民营经济发展策略思考”的演讲中,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做了较为系统的解读,梳理了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政策导向特点、《报告》部署的六大重点任务等,并积极为民营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认为此次疫情冲击与2008年危机相比,性质及诱因完全不同。广大民营企业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减缓疫情冲击。短期要着眼生存,千方百计活下来;主动用好减、缓、免、延等政策降低成本,保持流动性,确保现金流稳定;积极争取同大企业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共生共荣;注意稳定员工队伍。长期来看,企业要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企业文化、配套制度机制的深层次变革;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合作。 滕泰在“疫后中国经济恢复的结构特征及展望”的演讲中认为,从目前我国疫后经济恢复情况来看,消费需求的恢复滞后于供给,服务业的恢复滞后于制造业,外需恢复滞后于外需,由于消费、服务业、外需的恢复滞后,上半年中国经济负增长大概率已成定局,应高度重视“六稳”和“六保”的底线思维。年中是下一个重要决策窗口,或需更大的规模性政策。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结构特征看,消费已经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因此要从增加居民收入、降息、刺激新消费等角度来出台更有力度的稳消费政策:建议可以给6亿月收入1000元的中低收入人群发放消费券;尽快降低存贷款利率;同时加大对5G手机、新能源汽车等新供给的补贴力度。长期引领中国经济走出经济下行阶段的根本出路在于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各种创新引领的供给结构升级,以及进一步放松供给约束,深化市场化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资本、技术、管理等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魏江在“以公平为原则完善民营经济产权保护制度”的演讲中着重谈了产权保护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建议。魏江认为,在立法层面,目前部分顶层法规设计不完善,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还存在不平等对待;混改相关法律尚有缺失;目前还未出台法律约束政府作为监管者的“乱作为”,未出台法律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资本处决权,细分产业领域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缺乏实施细则;知识产权相关立法有待健全;产权相关的机会权维护缺乏细则。认为在司法层面,还存在天然的偏见意识。由于所有制不同等,司法执行存在不公平对待,“同罪异罚”和“行政干预司法”等现象还时有发生。建议健全产权保护制度的原则,从完善立法保护、规范司法执行、优化政策机制、改善政府职能、深化国企混改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六个方面入手,形成一整套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公平公正的新型政策制度体系。 李志起在“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战略判断与对策思考”的演讲中认为,全国两会传递了重大的战略判断。按两会的提法就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同时,两会回应了各方的高度关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用改革开放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非常重要。这一点给了大家极大的信心。此次政府工作报告还体现了对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巨大的支持。对政府而言,需要切实将援企政策落实到位,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对中小微企业来讲,应树立自己的发展战略,回归主业,做好创新求变;应弘扬企业家精神,坚信“中国红利”,顺应趋势做出新的选择。 管清友在“如何抓住后疫情时代的两个牛鼻子”的演讲中提出,短期的牛鼻子,即后疫情时期,民生救助和企业纾困是关键,救助还不能停。中长期的牛鼻子,即要素市场化改革,土地是关键。管清友分析了近期国际国内的一些新趋势,认为第一个趋势就是中美关系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可能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第二个趋势就是人口的老龄化或者称之为人口的塌陷,会对整改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都带来重大影响;第三个趋势是地产业的变化,认为地产业已由黄金时期步入到白银时期,产业的增长由陡峭变得比较平缓,地产的变化势必带来有关产业的连锁反应;第四个趋势是刺激政策的空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管清友认为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日本和韩国没能解决结构化问题,导致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和韩国经济结构中的脆弱。因此,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是未来根本出路,而这个改革又是极其困难的,不仅是需要有巨大的资金、魄力,同时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我们的思想,特别是需要决策者的智慧。 沈建光在“疫情冲击下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与企业应对”的演讲中认为,全国两会的召开,是及时且令人鼓舞的。在消费刺激方面,消费券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从财政部的研究来看,1块钱消费基金的发放,可以带动8块钱左右的经济增长,所以这是非常有效的。我国能如此好地应对疫情对经济冲击,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过去在数字经济的持续投资,包括电商、通讯技术、WiFi和光纤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支付等方面的发展。中国的这些发展已经奠定了下一步全球产业革命当中的发展前景。沈建光提出,真正意义上的新基建,是充分利用数字科技发展的基建,包括用数字科技的手段改造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等。它关系到千千万万的传统企业,包括中小微企业。 李兆前在研讨会结束时指出,新冠肺炎疫情虽然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对经济运行尤其是民企发展带来明显影响,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这次疫情在某种程度上也孕育了新的契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完全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克服疫情冲击带来的影响,抢抓后疫情时期的发展机遇,实现中国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本次研讨会由全国工商联宣教部作为支持单位,全国工商联信息中心、分享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协办单位。全国工商联机关部分干部和中华工商时报等媒体人员在主会场参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