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06-05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广西贺州工商联密切联系公检法 |
打通民企维权绿色通道 |
|
作者:
■通讯员庄小玩本报记者李运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43 |
|
|
|
|
|
|
“疫情对企业影响有多大?复工复产期间有没有遇到法务方面的困难?支持企业政策落实怎么样?企业周边治安如何?” “贺州的营商环境非常不错,领导重视,公检法部门也对我们很关照,在贺州做企业我们很放心。” 自复工复产开展以来,这样的对话场景不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多家规上企业的检察官联络室进行。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两个健康”发展,贺州市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和工商联密切联系民营企业的优势,建立工商联与检察院服务非公有制经济联席会议制度,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完善服务体系畅通绿色通道 “要是没有服务我们民营企业的绿色通道,我可能会听取朋友建议用武力追讨损失,还不定会发生什么后果呢!”贺州市昭平县民营企业家张某充满感激地说道。原来,张某公司的一名业务员携款逃跑导致公司损失7万多元,正当张某准备找人帮去“算账”时,得到消息的民企法律咨询平台检察官建议其不要用武力行动,而以法律维权。张某学习了相关法律条款后,以涉嫌职务侵占罪到公安机关报案,最终企业得以快速挽回了损失。 记者了解到,类似的维权服务在贺州屡见不鲜。近年来,贺州市工商联积极推动建立和完善促进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司法保障机制,早在2016年即与贺州市检察院建立服务非公有制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出台《贺州市人民检察院、贺州市工商业联合会〈关于服务非公有制企业工作中加强联系配合的意见〉》《贺州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建立快速办理非公企业申诉、控告、举报案件的实施意见(试行)》等规范性文件,积极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至今,共受理民营企业申诉、控告、举报等案件57件,办结案件55件,为民营企业挽回经济损失5800多万元。2019年共办理侵犯非公有制企业权益和企业人员人身、财产安全涉行政、刑事、民事案件52件128人,对11起涉企刑事案件准确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出不起诉、不批捕决定,最大限度避免影响涉案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为提高检察服务的精准度、满意度,贺州市依托工商联联系面广、信息来源多、整合各方面资源能力强的优势,在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挂牌设立检察官联络室,开启服务民营企业“绿色通道”。 截至目前,贺州市两级检察机关在168家规上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检察官联络室,积极协调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反映的问题;在产业园区设立“民营企业法治驿站”,通过坚持与企业零距离、面对面接触提供“定制”法律服务,有力地维护了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各县区工商联也积极促成民营企业法律维权中心成立。 建立常态机制高效精准服务 2018年3月,一面印有“服务非公,企业卫士”的锦旗被送至贺州市平桂区检察院。原来,平桂区某石业公司成立之初不慎被诈骗60多万元货款,而公安机关以属于经济合同纠纷为由不予立案。检察官联络室接到该公司负责人的求助后,检察官认真分析,多方协助,最终为该公司挽回60万多元损失。 自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以来,贺州市工商联与检察院加强联系,互通有无,建立常态沟通机制。工商联充分发挥优势,将收集到的有效信息进行梳理汇总,与检察院定期召开会议,互相通报开展服务民营企业进展情况,同时加强与民营企业的日常联系沟通,建立“一企一档”服务民营企业档案,及时发现掌握政府行政职能部门在履行服务、监督管理企业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增强工作实效。每年工商联都与检察院联合开展“检察护航民企发展”系列活动,增进民营企业对检查工作的认识和了解。 与此同时,为实现检察官、企业主、行政执法机关面对面、点对点高效连接,贺州市工商联不断探索新型服务模式,通过搭建微信、法律咨询、建议对话等平台,线上线下增强互动,为企业提供实时、快速、便捷的服务,增强了解决问题的时效性与沟通的便捷性,周到而真情的服务,赢得了企业的“点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