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06-02
2020-06-02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内蒙古翁牛特旗筑鑫公司:

不忘初心 精准扶贫

作者: ■本报记者文雪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485

    在内蒙古翁牛特旗有这样一家企业,由于积极践行精准扶贫,近年来屡屡斩获殊荣:2015年荣获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称号;2017年荣获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2018年荣获2017年度助力脱贫攻坚先进企业。这家企业就是筑鑫商贸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2年的筑鑫公司是一家集药材种植、收购、仓储、加工、销售、物流为一体的非公有制企业。该公司下面有1个子公司——筑鑫水泥制品厂、4个合作社(翁牛特旗筑鑫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翁牛特旗赢润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翁牛特旗筑建新村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翁牛特旗蒙忠养殖专业合作社)及1个农场——翁牛特旗众鑫农场,公司目前有员工300多人。
    筑鑫公司凭借“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自有药材种植用地4000亩的基础上,带动周边农户种植2300余亩,其中苦参1200亩、赤芍1000亩、桔梗600亩、北沙参300亩、防风500亩、鉄芪400亩,带领贫困户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2015年,筑鑫公司与全旗重点贫困嘎查村之一的疙瘩窝铺村结成帮扶对子。乌丹镇疙瘩窝铺村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111个重点贫困嘎查村之一,位于乌丹镇西30公里处,农户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杂粮杂豆等传统种植业,平均每亩收入500——800元,人均收入4000元左右,加上外出务工收入,人均年收入不足万元,全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营土地主要靠老人、妇女分散种植。为了帮扶贫困户,筑鑫公司在四个领域积极行动起来:
    一是产业扶贫模式。筑鑫公司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村形成了药材、林果、蔬菜、生猪养殖四条产业同步发展格局。其中,药材种植面积2000亩;利用村后山坡地发展林果基地1000亩;利用宅基地置换的土地,建设以育代造苗圃200亩;新建春棚500亩、京蒙帮扶温室蔬菜大棚40亩。还与中粮集团合作新建养猪场,带领村民发展养殖业,年出栏生猪3万头。另外,公司在村里规划建设农家院25个、采摘园400亩、河道垂钓鱼塘25亩。
    筑鑫公司在旗、镇两级政府领导下,坚持以企兴村、以村促企为目标搭建村企对接桥梁,和公司种植基地的五分地村进一步实施了有效对接。对接后公司通过镇把村里全部土地长期流转到了公司名下作为药材种植基地,通过土地流转,使企业有了规模化的基地,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民也从分散的种植经营中解脱出来。土地流转后部分农民变为了公司工人、实现了稳定就业。公司筹资100多万元为部分农民补缴了社会养老统筹、还通过申请协调解决企业员工和按失地农民等途径把全体村民全部运作纳入社保之中,解决了农民后顾之忧,依托公司五大产业,农民获得收入的渠道明显增多,逐步形成“租金+工资+分红”的收入模式。
    筑鑫公司采取整体承包、利润返租的形式将村里4000多亩耕地流转到合作社,统一经营,规模种植,流转率在95%以上。合作社以当地市场价格与农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并且随市场波动进行调整,增收的土地承包费以利润分红的形式返还给农民,每户每年5000元左右,同时还可获得土地租金收入每亩400元。加上在产业基地打工每年可收入18000-22000元,受帮扶贫困户年均总收入在23000元左右,人均增收13000元。村里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劳动力也纷纷返乡,参与公司发展和家乡建设。
    二是就业扶贫模式。筑鑫公司实行药材、林果、蔬菜、生猪养殖四条产业同步发展,有了规模化的基地,使农民从分散的种植经营中解脱出来,具备了成为产业工人的条件,全村劳动力全部转为公司员工。其中,药材种植基地安置120人就业,林果基地安置20人就业,以育代造苗圃、新建温室蔬菜大棚安置25人就业,2017年建设的100亩高标准蔬菜观光棚,带动贫困户57户,贫困人口153人。公司投资200万元,购置了大型农机具,降低了劳动强度,安排村里老年人、妇女、残疾人就地就近就业。新建养猪场、农家院、采摘园、河道垂钓鱼塘,计划安排就业50人。通过企业+农户+基地模式不断提高贫困户的种、养殖技术,不定期为村民组织种植、养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三是移民扶贫模式。筑鑫公司在乌丹镇疙瘩窝铺村建设移民扶贫新村4栋住宅楼7645平方米,整体搬迁102户。新建文化广场、卫生室、村民活动室、便民超市、图书阅览室、物业配属房等,实施街巷硬化,建设仿古牌楼,安装路灯,进一步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居住条件。通过以企兴村、村企共建、产业富民,实现69户贫困户、149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四是公益扶贫模式。筑鑫公司在乌丹商贸物流园区开办了全旗第一家由企业出资的筑鑫老年公寓,公寓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活动场地1万平方米,配齐了保健医生、护工、营养师、厨师,公寓可同时容纳180名老人生活和居住。目前,老年公寓已经为80余位老人提供服务,每年每人由公司补贴1200元,让他们感受到党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关怀。
    筑鑫公司不但通过实施产业带动,吸纳村里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致富,还努力实现弱有所扶,在社会救助方面,充分考虑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安置了20多名残疾人就业,并给予一定的生活帮助;资助了部分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还筹措资金捐助了15名贫困学生,给予每人每月400元生活资助并建立了长期资助关系,直至这些孩子完成大学学业。
    通过扶贫移民工程和村企共建模式,该村彻底解决了农民住房、就业问题,走出了一条村企共赢的扶贫之路。企业充分发挥“一头连接农户,一头连接市场”的纽带和桥梁作用,真正做到产业组织化、服务系统化。“企业+农户”经营方式的运作,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市场风险,减轻了农民的压力,为农民实现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农户通过企业找到稳定的增收渠道,获得效益最大值,企业通过自身的发展,最大限度的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双赢”。只有将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和基本公司服务有机结合起来,走造血式扶贫之路,才能让扶贫真正扶到点上、根上,最终实现精准脱贫、稳定脱贫,奔上小康之路。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