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05-24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报告》实事求是 “礼包”令人振奋 |
——工商联界别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
作者:
■本报记者郭钇杉童芬芬张文燕朱永康倪硕孙永剑张雷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4104 |
|
|
|
|
|
|
5月23日,工商联界别委员结合自己所在的领域,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纾困中小微企业、减税降费、稳就业稳市场主体等问题畅谈自己的看法,并就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各抒己见,建言资政。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对部分委员进行了线上采访。 常兆华委员: 中国经济一定能率先恢复 政府工作报告中阐明的党中央以“六稳六保”为核心的总体部署,尤其是力度极强、着力点极准、穿透性极深的财政政策,让我们感觉到中国的经济一定能再次率先从低迷的世界经济中恢复过来,中国无数的中小微企业一定能重新振作起来,为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在宏大的历史时空中,2020年不仅是因疫情而令人唏嘘的一年,更会是无数国人勇立时代潮头、奋发有为,因没有虚度光阴而永远值得纪念甚至自豪的一年。 黎昌晋委员: 《报告》体现实事求是精神 过去一年,在艰难困苦的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非常不容易。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的工作部署“因国制宜”“因时制宜”,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显示了科学务实的担当,围绕就业优先、把战“疫”情转化为内生动力,通过深化改革来转危为机,特别是提出“谁能干就让谁干”以民为本有作为,坚持不懈延续政策落地,确保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越是发展环境复杂,任务繁重,越蕴含着政协委员建言资政的生长点、切入点和结合点。作为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中奋斗者一员,我将积极参政议政,为民营企业做好服务。 阿沛·晋源委员: 进一步坚定信念和信心 我完全赞同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防控疫情付出巨大代价,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冲击,但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政府工作报告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人民谋福,为人民谋利,这充分体现了无论遇到再大的困难,中国共产党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永远以人民利益为最高的胆识、气魄和博大胸怀,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和信心。 赵延庆委员: 推动政策落地落细落实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全面,分析形势深入深刻,部署工作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了聚民心,强信心,筑同心。 近年来,辽宁牢牢抓住深化改革这个“牛鼻子”,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疫情冲击下,民营企业遭遇到了巨大的冲击和空前的困难。作为民营企业之家,辽宁省工商联将忧企业之所忧、急企业之所急,继续配合各有关部门,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具体问题,加强分类指导,精准帮扶,推动有关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更多真金白银落进企业的口袋,让广大民营企业的信心树起来、强起来,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在站稳脚跟同时,有新的发展,为决战脱贫攻坚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在“十四五”时期取得突破贡献力量。 张健委员: 政策措施又多又实又具体 总理在《报告》中就如何稳住上亿的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讲了很多政策措施。听了许多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感觉今年报告中的政策措施是最多、最实、最具体的。对鼓舞企业士气,提振企业信心,解决企业困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回去以后要做好这些政策措施的宣传,组织企业家们学习,更重要的是配合党委政府抓好政策措施的落地落细落实,为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的“两个健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张海华委员: “组合拳”让市场主体定心 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倍感振奋,倍受鼓舞。《报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实事求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对疫情冲击做出了科学冷静判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市场主体为关切,打出了提振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组合拳”,送出了保障民生“大礼包”,站位高、落点实,诚意满满,鼓舞人心,让市场主体定心、让广大群众安心。 《报告》以“六稳”“六保”为工作着力点,一是以稳企业保就业为优先,聚焦经济基本盘,提出一揽子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等,这一系列措施必将激发出新的发展活力和动能。二是确定了就业目标和民生政策调整内容,明确了采取坚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的具体举措。三是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筹集2万亿元将全部转给地方,并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支持各地在深化改革、扩大内需、高水平开放等方面发力,着力促增收、保民生,让企业安心发展、职工放心就业、社会形成共识,凝心聚力、共渡难关。 景柱委员: “减稳保增”增强信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凸显“减、稳、保、增”四个字,体现为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加大降税降费力度,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这些税费优惠政策,将为民营企业营造更为宽松的生存发展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留得青山,赢得未来”。第二个要点是“稳与保”。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提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而是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第三个要点是“增”。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新基建、新城镇;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这些举措将为下一阶段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能。 我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坚守信念、直面困难、稳定预期、科学前行,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再创辉煌。 丁佐宏委员: 《报告》回应了社会关切 《报告》不回避挑战和问题,体现了事实求是的特点。比如《报告》特别指出,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金融等领域风险有所积聚,基层财政收支矛盾加剧等等。这些描述,体现了中央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准确研判,有了这种研判,将有利于我们在未来精准施策。 我特别留意了一下,今年的《报告》对“民生”和“就业”提及多次;讲到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措施时,全场掌声最为热烈。这说明《报告》体现了人民思维,回应了社会关切。总理说,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这是一种长远的眼光,更折射出浓浓的民生情怀。我坚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社会各界鼓足干劲,迎难而上,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 严琦委员: “保市场”政策打通了企业痛点 今年的全国两会非比寻常。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去年以来的工作做了深入总结,对今年接下来工作做出系统部署,既是疫情防控斗争的“成绩单”,也是统筹经济发展的“任务书”,更是疫后经济重建的“动员令”。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六稳”“六保”,我非常有体会。尤其是保市场主体,出台的支持政策非常接地气,能够打通企业的痛点和堵点,增强我们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勇气。说明党中央国务院确实是把民营企业家放在了心上。我相信,只要我们民营企业家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拿出创业的那股子精气神,用好国家扩大内需战略实施的大好契机,就没有什么跨不过去的坎、渡不过去的关,一定会迎来更加宽广的发展舞台。 王煜委员: 保需求比保供给更重要 作为一名企业经营者,我的切身体会是,保需求比保供给更重要。今年2月份和3月份,企业复工复产取得一定成效,产能恢复以后,还要进一步复商复市,因为需求更重要。如何进一步复商复市,提振需求是我们期望的,而《报告》中对于需求端有更多的促进和保护。总理提到了餐饮、文化、旅游等行业,这些行业都是在疫情期间受影响比较大的。湖北、武汉这些重点地区要有提振政策,对于重点行业、受影响比较大的行业,也要有充分的提振政策。 《报告》中多次提及民营企业,特别是给予了民营企业很多公平、平等的机会,对民营企业给予了更多期许。对于民营航空公司来说,深受鼓舞。我们一定争取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更多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 林凡儒委员: 提振中小微企业信心 现场聆听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非常务实。《报告》中36次提到了企业,在对企业的支持上既有宏观政策方面的安排,也有具体落地的措施。特别是在《报告》中用专门的章节对支持中小微企业作出专门安排,这也是全场掌声最为热烈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强化对企业的金融支持等措施非常具体,企业非常需要。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希望将对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聆听、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我越来越感到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了,发展的底气更加充足了,发展的信心更加强大了。 沃伟东委员: 民营企业迎来“大礼包”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报告》客观分析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今年的经济增长没有提出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规律和客观实际,《报告》聚焦“六稳”“六保”,强化稳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等一系列举措,有利于引导和稳定预期,也同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相衔接。这些思路充分体现了政策的延续性、设计的科学性、发展的艰巨性、举措的针对性。政府工作报告高度关注民营经济,特别是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大礼包”,将极大地鼓舞民营企业家的士气,必将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