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05-15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滴滴缘何上线跑腿? |
|
作者:
■本报记者李仁平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79 |
|
|
|
|
|
|
近日,滴滴出行上线跑腿业务。 这被外界解读为正面迎战美团。事实上,作为互联网巨头第二梯队TMD(头条、美团、滴滴),滴滴与美团的用户群具有很高的重合度,由此,滴滴与美团的竞合关系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必然走向,只是时间问题。 记者求证滴滴出行此时上线跑腿业务的背景,滴滴方面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跑腿服务的初衷是为疫情期间不方便出门的社区居民提供便利,同时也为代驾司机师傅们提供更多获得收入的机会。 “受到疫情影响,全国各地的餐饮娱乐行业遭到打击,代驾司机的收入也随之受到波及。同时,滴滴的业务团队看到,不少地方的社区居民存在蔬菜粮油、药品等日常所需生活物资的代买需求,代驾司机恰好可以利用这个特殊时期的闲暇时间,开展代买和闪送的服务,也能解决疫情期间代驾司机订单偏少的现状,提供更多获得收入的机会。”上述人员表示。 目前,滴滴出行已经在21个城市上线了跑腿业务,并面向社会招募跑腿员。 滴滴代驾转行跑腿倒是确有先天优势。记者了解到,滴滴代驾司机日常骑行电动车接单,符合条件的代驾司机经过培训之后就可以承担起跑腿服务。目前,外卖主要是3公里以内的餐饮配送服务,滴滴跑腿可提供4公里及以上药品、粮油蔬菜等生活物资的代买服务。 “我们目前正在打磨产品和服务,希望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滴滴方面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滴滴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提升派单效率,代驾团队也有非常成熟的线下运营经验。 在出行领域,目前滴滴出行已经做到了行业老大,下一步业务边界拓展会在哪些领域试水,针对于此,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程维看来,2019年是滴滴国际化业务突破的一年,到2020年初,滴滴已在海外累计服务超过10亿出行订单。他希望能抓住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先全球的窗口期,未来3年全力推进国际化出行、外卖和创新业务发展,为全球更多用户提供本地化服务。 就以顺丰为代表的快递平台,以阿里点我达、蜂鸟、京东达达等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以美团为代表的外卖平台等纷纷玩起“跑腿”业务,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看来,快递配送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中国的产业和消费结构复杂多样,即使在配送也呈现出垂直的业务范围。 目前,顺丰主打快递,当下利用自身配送网络发展出顺丰日配送,包括接入部分KA(麦当劳)提供餐食配送;点我达,京东达达是承接交易环节后的配送系统,核心在前端有电商交易的闭环;外卖平台也是,作为交易环节和配送环节的闭环,使用户的转化和粘性会更强,同时外卖主动的5km左右短距离配送;电商与外卖基本分割不同赛道,各有优势。 陈礼腾看来,目前是各个平台出现的长尾需求,或者一些即时性非常高的中长距离配送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时,可以通过交叉利用运力资源得到补充;比如蛋糕店要配送10km以上的,或者盒马覆盖不到的,甚至一些临时性的代买需求,这些是市场存在的未被很好解决的长尾零散需求。 “滴滴推出这个业务短期旨在帮助用户解决当下的生活所需和不便,长远来看,送东西也是日常所需,未来本地生活的服务会不断丰富,越往便利的方向发展,未尝不可去尝试做同城一体化的即时送货服务,解决目前长尾的,中长距离为满足的需求,让更多人享受更多便利。”陈礼腾认为,未来专属配送服务有更高的需求,蛋糕、鲜花、文件、贵重物品等这些都不能拼单;未来滴滴或许可以考虑将四轮车接入,送达时效在中长距离有更高的效率。 就整个行业而言,陈礼腾认为,未来到店、到家、零售三者之间肯定会建立合力互动机制,玩家们会以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商家为发力点,在技术、商业模式上展开竞争,随着物联网、智能硬件、即时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进一步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连接赋能,提升行业运转效率、升级商业模式成为新一轮发展的契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