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05-15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广东为民企解燃眉之急 |
24小时完成退税审批,6100万及时到账 |
作者:
■粤商宣本报记者黄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70 |
|
|
|
|
|
|
“广东一家名为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在24小时之内完成了增量留存退税申请审批,6100万元的退税款及时到账,缓解了企业复工复产的资金压力。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广东省累计实现减税降费693亿元。”广东省工商联专职副主席张华5月13日说。 这是张华当天在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介绍该省民企减税降费效果时的内容。 疫情初期,广东省工商联会同省税务局、省工信厅等部门共同建立了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交流合作长效机制,发起“战疫情促发展·暖企行动”,协同做好减税降费的相关工作。 “广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百名局长进千企的活动,按照工商联提供的重点企业的名单,由省市县区税务部门的领导牵头,建立点对点服务机制,主动征集企业的社会需求和诉求,并及时跟踪企业需求事项办理情况,随时向企业反馈。”张华表示,广东还对企业提供定制化的税收服务。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我省骨干企业和重点帮扶行业等税收支持的白名单,由企业所在地的税务部门提供一企一策,一项目一跟踪的定制化税收服务。 今年2月下旬,广东省工商联参加了省税务局组织的6场税企座谈会,座谈会主要面向受疫情冲击和影响比较大的餐饮、住宿、交通运输、外贸出口等行业的企业。 “每一场座谈会,广东省税务局的一把手都全程参与,大家共同为企业解决问题出谋划策。”张华说。 座谈会之后,有关部门立即着手研究解决企业提出来的问题,当场或当天给予企业答复。“不少企业向我们反映,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非常及时,也非常有针对性,帮了他们的大忙。”张华表示,不仅如此,税务部门的辅导和帮扶也实实在在。 具体而言,首先是减税降费政策的扎实落地,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疫情发生以来,很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国家先后出台的5批次23项的税费优惠政策、聚焦疫情的防控和支持医疗救治工作,减轻企业社保费负担,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非接触式办税全面推广,也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税务部门推出的非接触式办税新举措,让企业足不出户办理涉税业务,并提供发票免费邮寄等服务。线上的视频辅导等,让企业轻松办税,便捷享受税费的红利。 此外,广东还通过实打实的企业帮扶举措,帮助企业产销对接。广东省税务局运用税费、大数据打通了产业链的供需链条,由税务机关牵线搭桥,帮助企业找到了上下游的企业。 “有民营企业反映,通过这样的平台,找到了合适的供应商,解决了原材料供给的这样一个难题。”张华说。她再次举例:广东舜天新材料有限公司,近来销售订单急剧下降,原材料供应也锐减,通过税收大数据的分析,企业顺利找到了三家新的供货商,成功拓展了企业的销售渠道,解了燃眉之急。 “税务部门的创新举措让民营企业的发展底气更足了!”张华表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