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04-30
2020-04-30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行业团体标准助力行业整体升维

作者: ■包蕴田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60

    文物艺术品,是一个近些年来的热门话题,“让文物活起来”“艺术金融”“古玩圈水很深”“大师作品看不懂”“砖家”这些词句反映了一个新时代“非标行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和行业当下的现状。民间文物艺术品行业作为一个非常古老的行业,也是有待成熟的行业。行业的标准化、流程化、秩序化是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那么其非标化问题是阻碍行业发展的瓶颈。
    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作为全国工商联领导下的全国性行业组织,维护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发展是商会的使命与责任,标准化建设将作为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推动行业进步的着手点。同时“民间文物艺术品行业系列团体标准”是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民间文物艺术品传世工程的重要组成项目,标准的制订有利于民间文物艺术品的甄别、分类、保护,有助于传统工艺技术的传承、发展、产品的质量保障,辅助行业人才的分类、评定、教学、储备等工作。为行业自律提供依据、为行业进步与发展提供保障。
    商会开展的行业标准与规范化工作得到了全国工商联、国家标准委、国家民政部的政策支持和积极引导。作为最早响应全国工商联标准化建设的商会,在全国工商联的指导下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建立了以市场为主导,以创新为动力,建立实施团体标准化工作机制。
    结合行业自身特性,应由人才、技术、产品、检测这几个方向点出发,构成行业螺旋式提升的四个支撑点。民间文物艺术品行业无论是古玩方向还是传统工艺方向都存在着各种乱象,我们从商会的行业自律角度出发溯本清源。先从人入手,将行业人才评价分类、储备以及合理利用,同时也对未来的民间职称评定工作提供依据标准。具备了人才的基础才能维持技术的稳定,技术的稳定可以给流程化、标准化生产作业提供保障。技术的成熟与升级将有助于技术的传承与保护,而且这类标准可以应用于产品生产,为生产企业增信,维护知识产权,同时也能为走出去的国际化接轨提供参考。在艺术品检测与古玩鉴定评估的方向上有据可依的标准,主观上可以减少误差保障作业流程的的可靠性,客观上采取唯物主义辩证观去掉“人情操作”“暗箱操作”让作业流程更加透明,促进行业自律发展。
    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在过去的一年中发布了五项团体标准,其中人才评价领域的三项、商品流通领域一项、鉴定评估技术领域一项,分别是商会行业教育与人才储备工作办公室归口《民间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专业技术人才评价规范(T/CFCR001-2019)》;商会传统工艺大师工作委员会归口《中国传统工艺专业技术人才评价规范纲要(T/CFCR002-2019)》;商会鉴定评估工作委员会归口《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操作规程(T/CFCR003-2019)》;商会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归口《中国传统工艺专业技术人才评价规范(中式红木艺术家具类)(T/CFCR002.01-2019)》《中式红木艺术家具评估规范(T/CFCR004-2019)》。这五项民间文物艺术品行业的团体标准的发布是商会在《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阶段的成绩。
    商会行业标准与规范化工作办公室会在2020年的工作中,积极倡导商会所属分支机构、会员单位定制实用、可行、健康的行业团体标准,在人才评价、技术流程、工艺要求、质量检测、商品的评价、鉴定依据、量化评估等方面都可以制定相应标准,而且标准可以以管理制度、管理办法、规范、规程、条例、导则、指南、手册形式呈现。同时做好标准的推广应用工作,维护行业自律,倡导行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作者系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会长助理兼副秘书长)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