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04-30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
作者:
■杨骞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953 |
|
|
|
|
|
|
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研究制定并坚持实施了引进外商投资的重大政策。经过40余年的实践探索、经验总结和政策完善,中国引进外资取得了巨大成效,初步估算,2019年末,全球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到中国投资,累计金额超过2万亿美元。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为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强国际科学技术和人文交流,创造了有利的国际国内条件,对中国增加有效投资,推动技术进步,实施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提高财税收入,扩大社会就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全球经济和金融周期下行的背景下,2017年至2019年连续3年,中国新增外商投资共计约4500亿美元,如2018年英国、德国和美国对中国投资分别增长150.1%、79.3%和7.7%,使中国成为时下全球吸引外商投资最多的国家。近年来,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主要方向集中于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主要方式为独资新建,合资共建及并购重组,对中国优化货币供给和投资结构,有效防控金融和债务风险,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产业和市场体系,增强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增长潜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2019年末,中国存续的外资企业(含港澳台)约100万家,对中国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度超过20%,对中国税收的贡献度约20%。中国的外资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如2019年广州存续的外资企业约4万家,对广州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度约62%,对广州税收的贡献度约32%;又如苏州存续的外资企业约2万家,对苏州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度约65%,对苏州税收的贡献度约40%。外资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税收增长的重要来源。 2019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31.5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贸易额13.48万亿元人民币,占比42.7%,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额12.57万亿元人民币,占比39.9%,国有企业进出口贸易额5.32万亿元人民币,占比16.9%。在中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优势尤为突出,如苏州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额15831.36亿元人民币,对苏州进出口贸易的贡献度约72%,广州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额4220.17亿元人民币,对广州进出口贸易的贡献度约43%,东莞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额6218.58万亿元人民币,对东莞进出口贸易的贡献度约45%。外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骨干力量。 2019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员约44500万人,其中外资企业就业人员约2500万人,占比约5.6%。外资企业一般员工普遍受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管理人员普遍受过专业教育,具有行业经验积累,还有一部分具备国外工作经历,整体职业素质较高,岗位职责要求较高,薪酬福利待遇亦相对较高。虽然外资企业就业人员相对中国全部就业人员占比不高,但对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却影响深远。 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的产业项目,主要以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方式,为国际国内市场提供配套零部件和最终产品,整体技术工艺成熟,特别是国产化合资项目和代加工项目,对中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研发、技术、工艺、装备、标准、管理等水平提高,以及对相关产业带动,推动产业和市场体系加速完善,促进进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的现代化服务业项目主要包括金融、物流、咨询、信息、体育、文娱等,融合了国际发展趋势,对中国传统服务业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当前全球疫情冲击和经济衰退的影响下,中国一方面举国防控,集中救治,全民抗疫,已经取得重大成效;另一方面国家出台了多项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政策,支持复工复产,鼓励国内消费,尽快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疫情对中国外资企业的影响是暂时的,有限的,中国没有也不会出现外资企业大规模撤离的情况。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强,前景广,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变。对外开放是中国的长期基本国策,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供给基本面不会变。外资企业在中国受到法律保护,享受国民待遇,分享发展成果,长期经营发展的信心和战略不会变。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第二大经济体,有丰富的资源要素,成熟的市场体系,完备的配套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及不断完善的制度结构和治理体系。对外商而言,在中国投资发展,是基于商业机遇和商业利益,是基于市场和要素的商业判断和商业选择。监测显示,目前在中国的近9000家重点外资企业,截至2020年4月14日,复工复产率均超过70%。有理由相信,一个开放、法治、稳定、发展、国际化的中国,为全球外商提供了具有持续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和营商环境,外资企业将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从成功走向卓越。 (作者系四川民营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四川大学客座教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