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04-30
2020-04-30 第01版:一版 【字体】大 |默认 |

应战破解困难 行业行稳致远

作者: ■程子桐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918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根据全国工商联4月中旬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91.39%的民营企业已复工,全行业、全产业链同步恢复迹象十分明显。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些企业还面临不少现实困难。疫情带来的影响,使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遭遇重创。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强调,要加大复工复产政策落实力度,加强对困难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扶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有序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复工复市,促进生活服务业正常经营,积极扩大居民消费,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建设,形成供需良性互动。
    正常经营时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行业庞大的经营体系是“造血机”,但遇到“黑天鹅”事件,这些主要依托线下活动的行业体系便成了“吞金兽”,员工工资、租金及仓储库存成本等无一不在考验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面对疫情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的严峻考验,中央高度重视,并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帮扶困难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如加大金融支持、实施税费减免、支持稳岗就业、社保及公积金优惠、降低经营成本、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等。各地也在积极出台相应措施,为恢复经济按下“加速键”。比如,为缓解企业的成本压力,天津、山东、江苏、新疆等地纷纷出台房租减免政策。江苏省针对中小企业发布了22条政策措施,从减负、强贷、稳就业等多个方面对企业进行扶持。
    尽快实现困难行业的全面复苏,需要政府综合施策,但更需要企业自身积极作为,主动出击,运用新技术,强化内功。在政策持续给力的情况下,积极谋划自助。
    企业最重要的能力,是应变求变。当前企业要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保住资金链,稳住骨干员工,保持已有的供应链;抓住存量业务,稳健开展增量业务,学会等待机会,以不变应万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历经考验,总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这次也不会例外。让复工复产持续推进,让经济动起来、转得好,把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激发出来,把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能有效应对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冲击,推动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