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04-17
2020-04-17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30多城50多亿元消费券“遍地开花”

消费券是否真比直接发钱好

作者: ■本报记者李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40

    近日,各大城市为了促消费,纷纷放出大招——发放消费券。3月,杭州向全体在杭人员发放16.8亿元消费券,南京向市民发放3.18亿元消费券,嘉兴跟进2亿元消费券。4月,郑州向社会发放4亿元消费券。在广东,深圳、佛山、珠海、江门相继跟进发券。短短一个多月,全国17个省份30多个城市公布将向市民发放消费券。据不完全统计,金额超过50亿元,后续加入者络绎不绝。
    当前,全国发放消费券已经是大势所趋。那么,消费券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业内认为,从整体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家都宅在家之后,群体的实体消费是相对较低的,最近一段时间虽然消费已经有所恢复,但是还没有恢复到节前水平,然而,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消费,作为内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特别是在全球病毒蔓延的情况下,单纯的依靠进出口已经是完全不现实的事情了,只有我们的消费动力才是强大的增长来源,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券无疑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激发内生消费的力量,所以我们看到了各地开始全面发放消费券,因为只有大家都去消费了,才能真正让经济的活力被释放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各地城市都在不遗余力地发放消费券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目前发放的是消费券而不是现金?浙江工商大学教授赵浩兴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发放消费券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消费。所以消费券会有指定的消费业态:比如旅游券、餐饮券。同时,消费券有时间限制,在某一个时间段内要把它消费掉,这样才能真正的促进消费。但是,发钱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是发钱。老百姓不一定拿钱去消费,而是存起来。“按照中国目前的消费者心态,很多人对于自己的收入有所担忧,所以会选择存钱。钱没法定向,如此一来,发钱的效果最终并没有真正的促进消费。”
    赵浩兴举例说,在美国,发钱的目的就是增加消费能力,这招确实也是有用的。为什么呢,因为这跟个人的消费习惯有关,美国人本身就借钱消费,没钱也消费,所以发了钱以后会促进消费。但中国就不一样了,发了钱大部分可能都存起来了,也不见得去消费。因此在中国,发钱是很难促进消费的;如果要促进消费,还是用消费券的效果更好。
    赵浩兴最后建议:消费券一定能促进消费力,但是发放应有一定的力度,力度太小意义不是很大。另外,就是要精准定向业态。“我个人认为,像社区工作人员、一线医护工作者、警察等等,发奖金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发放部分消费券;既利于这些群体消费,又可以起到慰问他们的作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