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04-10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小微信贷量增价降利好普惠金融 |
|
作者:
■何翠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703 |
|
|
|
|
|
|
近期,不少中小微企业注销倒闭的消息不断。中小微企业难,尤其扛过疫情难关更难。在全国持续防疫中复工复产的中小微企业急需各种扶持。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强调,“加强对困难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扶持”。 据了解,3月“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即“小微指数”从2月的31.9回升至42.5,但依然距荣枯值较远,且在二季度能否企稳有待观察。小微指数3月快速回升与社会需求刚性较强的行业回暖有关,更与政策支持密切相关。但受海外疫情形势影响,小微经济复苏仍有诸多不确定因素。 当前加强对中小微企业支持的呼声不断,如减免税费、加强金融支持等。事实上,金融之于中小微企业,就如水之于旱情中的农作物,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却一直存在。与此同时,普惠金融小微信贷的定价也一直是行业难题。观察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趋势,综合考量小微信贷的状况是一个较为客观的角度。 据银行业2019年业绩报告,国有银行不仅超额完成30%以上的小额融资服务增长目标,且多家银行通过产品创新、实施减费让利等措施使得普惠型小微贷款综合融资成本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小微融资服务出现“量增价降”变化。据年报,六大行去年普惠小微贷款新增合计达10108.13亿元,平均同比增幅达45%,其中工行、农行、建行、交行同比增幅均超50%。 在“量增”同时,多家银行还实现了“价降”。具体如工行2019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累放贷款平均利率为4.52%,比上年下降0.43个百分点,综合融资成本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农行2019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全年累放贷款平均利率为4.66%,客户综合融资成本较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现阶段除了国有银行小微信贷发展向好之外,地方银行与村镇银行在小微信贷领域也在加强发力。近日笔者从一位就职于北京顺义某村镇银行的朋友得知,该银行推出小微消费信贷业务,授信100万以下,可三年后还本金,也可随借随还,用一天算一天利息。 比起网贷利率,各银行小微信贷利率更贴近中小企业生存现实。但银行小微信贷多需要抵押与担保等,这也让很多中小微企业望而却步。据报道,目前也有不少银行推出各种创新小微金融服务。如针对防疫、复工复产的小微企业,工行推出了“抗疫贷”“医保贷”“用工贷”等专属线上信用贷款;重庆银行推出特色业务如免抵押的新六产助农贷、以应收账款与股权质押的小水电诚信贷以及免抵押的主街商户诚信贷等等。 这些创新小微金融服务对各中小企业来说可谓及时雨。尽管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金融纾困政策,但由于缺少抵押物与经营规模、财务制度等问题,中小微企业其融资需求仍然难以满足,各种创新并贴近现实的解决方案对其来说更具有实际意义。 此外,高利率也是一道枷锁。近日一科创类企业老总谈到,因疫情原因,其公司业务几乎两个多月处于停滞状态,资金紧张,但超过年利率10%的贷款压力很大,所以他宁愿不选择贷款而放慢经营,或者选择股权融资。针对难以及时满足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特别是科创类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一些银行的授信观念也正在改变。如上海农商银行某位经理就表示,“不唯抵押论、不唯财务数据论、不唯所有制论,重视核心技术,重视持续经营,重视企业的发展前景”。 目前,小微信贷主要来源于银行渠道、小贷金融公司或网贷等。对于承受能力并不高的中小微企业来说,利率相对较低的银行小微信贷仍是最理想的选择。尤其相对于野蛮生长、难以治理的网贷渠道,银行的小微信贷对中小微企业而言意味着低利率、低成本、低风险与长远发展。因此,各银行小微信贷实现量增价降,这的确是一个好趋势。据了解,过去一年中,工行普惠金融业务板块还实现了盈利,这对于市场而言或将意味着一个重大转折,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难题或许正在破解。 因此,大力推进银行普惠金融是必然趋势。笔者认为,银行低利率普惠金融市场越发达,不仅中小微融资需求能得到充分满足,而且金融市场上各种不合规的、高利率小微信贷也必然得到规范与抑制,使其利率更贴近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这对中小微企业融资而言,应该是长期利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