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20-03-24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  | 超1亿农民工返岗 |  | 稳就业硬举措助外来务工人员“有活干”“有钱赚” |  | 
				  | 作者:
■王优玲胡旭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89 |  |  |  |  | 
                      
                        |  |  |  |  |  |  |  |  | 
                  | 			近百名四川老乡乘坐4辆农民工返岗复工专车,近日到达湖北黄冈市红安县。
 这是今年首批大规模从外省到湖北返岗复工的农民工。来自芦山的职工大多是技术骨干,对企业恢复生产至关重要。3月11日接到复工批复后,经过四川和湖北双方协商对接,芦山县交通和人社部门决定开行4辆发往湖北红安的送工专车。雅安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点对点”农民工专车要求全程戴口罩、勤测体温、洗手消毒,全力做好农民工返岗安全和防疫保障。
 目前,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已达1亿人,占春节前返乡农民工的80%,各地企业复工率和员工到岗率稳步提升。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各地已组织专车16万车次、专列309列、包车厢1292个、包机514架次,累计“点对点”运送农民工超过410万人。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必须把稳就业放在首位。要根据疫情持续向好态势,在保持必要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取消妨碍复工复产的不合理规定,让更多务工人员尽快返岗,有活干、有钱赚。
 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9亿人,其中1.7亿人外出务工,包括7500万人跨省务工。为保障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复工,各地加大了政策执行落实力度。
 河南、安徽、甘肃等地与浙江、广东、福建等用工大省建立劳务协作对接机制;湖南、广西、河北、贵州等地积极摸排农民工出行信息,精准对接用工需求,确保农民工有序返岗复工;四川与江苏、上海、山东等10个省(市)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推进健康证明互认,减少重复隔离,保障农民工尽快返岗、尽快上岗。
 “当前,有岗位、成规模、成批次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出行需求已经得到缓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说,人社部先后开通了面向企业的用工对接服务平台和面向劳动者的返岗复工服务小程序。企业可以登陆平台填报需要返岗的员工信息,劳动者个人可通过扫码登陆小程序填报出行需求。
 李忠说,2月份我国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1239亿元,预计2月至6月减免额为5000亿元以上。而目前已有128万户企业享受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86亿元,惠及职工4230万人,受益企业户数已超过去年全年。
 在农民工就业的“大盘子”里,做好2000多万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工作是重要方面。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民工工作司司长尚建华说,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相对较弱,就业稳定性相对较低。对此,人社部会同扶贫部门,对贫困劳动力就业提供岗位信息,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有针对性做好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并鼓励防疫物资、生产生活必需品生产的企业以及上下游配套产业等重点企业优先招用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同时对招用贫困劳动力的,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提高补贴标准。
 尚建华说,下一步将继续采取倾斜政策,通过组织定向投放岗位,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适当扩大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等措施,创造有利于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的良好环境,让贫困劳动力能够如期脱贫,也防止因疫情失业返贫。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