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03-06
2020-03-06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A股或成全球“避险港”

机构仍看好“小康牛”趋势

作者: ■本报记者刘弋瑗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971

    3月5日,权重股回暖,A股市场重回升势。沪深两市成交再超万亿元,11个交易日中有10日超过万亿元;北向资金也转为净流入,为2月17日以来新高。
    受外围市场的影响,A股市场3月5日双双大幅高开,新基建相关的5G、云计算、大数据等板块大幅飙升,带动创业板指收复2200点关口。牧渔、猪肉等概念持续爆发,加之银行、保险板块的推动,沪指更是站上了3050点。午后股指也震荡走高,两市成交再超万亿元。
    截至3月5日收盘,上证综指涨1.99%,报3071.68点;深证成指涨1.9%,报11711.37点;创业板指涨1.85%,报2209.59点。
    分析人士预计,在宽松环境以及逆周期政策调节支撑下,市场仍有上行动力。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可将此次整理当作建仓和逢低增仓的好机会。
    中信证券研究团队表示,3月市场将进入四期叠加的环境,市场依然处于“小康牛”的途中。首先是疫情在中国境外进入蔓延期,但全球资本市场已出现较为充分的调整,美股巨震预计不会进一步诱发全球系统性风险。其次是国内经济进入快速恢复期,政策层加码,复工复产开始加速爬坡,4月有望基本接近正常水平;对投资者而言,A股可能不会出现春节后快速“V型”反转的态势,是逐步配置A股的机会。
    安信证券表示,从市场规律来说,修复行情可能会走得更为稳健。结构上不会过于极端,市场不会再过度追捧题材股,将更关注基本面,投资机会将以优质成长股为主。
    节后A股所展现出的韧劲也吸引了国外投资者的注意。
    近日,摩根斯坦利发布报告称,中国股票市场将成为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避险资产”,提高中国股票在其亚太地区及新兴市场资产配置中的权重,中国股票市场评级由“不变”升为“增持”。
    国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表示,短期,A股将成为全球“避险港”,原因在于国内与海外疫情周期错位,与此同时,我国体制优势凸显,且A股具备一定的韧性。长期看,A股有望取代美股成全球龙头。
    值得注意的是,虽有摩根斯坦利唱多A股,但近期北上资金买入力度在下降,在连续两天净流入之后,3月4日再现7.81亿元逆市净流出。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可能并不意味着外资看空A股,而是受外围暴跌影响,出现了一些被动赎回的资金。待市场稳定之后,资金仍存在较大回流的概率。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