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02-06
2020-02-06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应建立防疫物资国家储备制度

作者: ■李英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74

    肺炎疫情爆发之后,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口罩荒”现象,医用物资紧缺、防护产品不足,成了目前公众最大的担忧。在2月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表示,目前医用防护服、N95口罩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
    疫情突然袭来,向防疫物资供应提出了巨大挑战。连日来,不仅抗击疫情前线对专业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红外测温仪等防疫物资产生了巨大需求,普通民众对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护、消毒用品的需求量也呈现出几何级增长。一时间,抗击疫情前线的防疫物资频频告急,很多地方也是“一罩难求”。尽管不少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正在千方百计恢复产能、扩大产能,一些商贸企业和大量社会爱心人士正在通过国外渠道购买口罩、防护服等物资,但尚未能从根本上全面缓解防疫物资供应的吃紧状态,只能维持供需“紧平衡”。据媒体公开报道,一些奋战在湖北抗击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为了节约使用防护服等物资,宁可少吃饭、少喝水,延长了在污染区的值班时间,甚至用上了纸尿裤……这就是当前防疫物资供需“紧平衡”的真实写照。
    由此,笔者想到了一个建议——建立防疫物资国家储备制度。针对粮食、猪肉、棉花、石油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国家都建立了储备制度,针对疫情防控物资,国家也很有必要专门建立长效的储备机制。现在,我们还没有成型、系统、统一的防疫物资储备机制,相关防疫物资处于分散、不确定的状态,且数量并不充足,当疫情突然大规模袭来,兼有春节放假企业产能不足等因素,防疫物资供应被动、吃紧在所难免。
    疫情突如其来,没有预警,我们无法提前留出准备时间,因而,抗击疫情打的往往都是遭遇战、应急战、白刃战,而防疫弹药、粮草能否在第一时间保质保量供应,能否长效稳定供应,关乎防疫的火力输出,关乎防疫安全和效率,关乎防疫的士气和信心,关乎民众的生命健康,是我们能否抢占防疫先机、赢得防疫主动乃至打赢防疫阻击战的关键。如果防疫物资充足,医护人员以及其他防控人员和民众都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救治,我们在防疫过程中就会多一分从容,多一分底气,多一分抵御风险的能力。
    政府应该制定专门的防疫物资储备方案,明确防疫物资储备的范围和方式,明确资金来源渠道和储备管理责任,明确购入和调出的时机和条件。显然,专业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手套以及相关抗毒抗菌疫苗、药品、检测试剂、医疗器械、消毒产品等应在储备范围之内,负压救护车、方舱医院等特种医疗设备也应在储备范围内。各地还有必要建设或保留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小汤山医院”,以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对防疫物资储备,应实施静态储备与动态储备相结合,国家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即政府建设一定数量的储备库,购买相关防疫物资定点储备,同时,安排一些有资质的企业储备一定数量的防疫物资,或者由企业保持一定种类和数量防疫物资的即时生产供应能力。防疫物资储备既要满足防疫需求,也应顺应市场规律和储备调剂规律,当某种防疫物资产能过剩,市场价格较低时,政府以高于市场价格的储备价购进,当某种防疫物资的供应出现紧张,市场价格较高时,政府则应以低于市场价格的平抑价出库,而当面临突发疫情时,还有必要免费出库供应相关防疫物资。
    国家发改委已经表态,在疫情过后,口罩企业富余的产能将由政府收储,这是一个积极信号,希望防疫物资储备制度的建立由此发端。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