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12-31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海南金融创新“贷动”扶贫产业专业化 |
|
作者:
■凌广志罗江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10 |
|
|
|
|
|
|
今年投放政策性扶贫贷款64.5亿元,支持项目覆盖全省18%贫困人口……海南省扶贫办、海南省工商联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海南省分行发起成立农业政策性金融产业扶贫合作平台,携手42家农业龙头企业探索出民企“唱主角”“扶贫信贷+产业带动”的组织化、专业化帮扶机制。金融“活水”滴灌产业带动精准脱贫 海南农业政策性金融产业扶贫合作平台择优择强吸纳农业龙头企业,给予信贷优惠支持,引导企业与贫困户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今年平台已投放扶贫贷款64.5亿元,资金通过产业项目精准“滴灌”,惠及11.2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除去鸡苗、饲料等成本,文昌鸡销售净利润5.7万多元……在文昌市海南传味文昌鸡公司,养殖户邢益进看到结算账单后喜上眉梢。在该公司帮扶下,邢益进从贫困的小养殖户变为技术过硬的职业农民,家庭年收入达15万元。 产业扶贫开花结果得益于金融“活水”。2017年,农发行海南省分行与海南省扶贫办、海南省工商联联合创建农业政策性金融产业扶贫合作平台。平台企业42家,占全省扶贫龙头企业40%。经测算,平台支持企业的扶贫贷款定价水平比同业平均水平低93个基点,累计为企业节省财务成本5800万元。 动态评价促成效牵线搭桥聚合力 防止扶贫信贷“一放了之”,确保资金“用出效益”,海南农业政策性金融产业扶贫合作平台对帮扶成效动态评价,作为对企业执行贷款优惠政策的依据。平台还主动牵线促成20家平台企业与22个贫困村结对帮扶,促进帮扶工作推向深入。 翔泰渔业公司就业帮扶177人、产业帮扶2493人;正业中农科技公司技能帮扶386人、公益捐助509人……在帮扶成效表上,各企业帮扶情况一目了然。平台每季度通过查阅企业贷后管理资料、向当地扶贫办查证等评价帮扶成效,并根据结果动态调整信贷优惠力度和成员资格。 平台成立以来,还主动牵线搭桥引导企业将帮扶工作推向深入:动员企业参加海南“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对接海南省列入当年计划脱贫、定点帮扶力量薄弱的贫困村等。 在屯昌县梦幻香山,一株株柠檬树下竖立着滴灌喷头,稀释后的沼液滋养着柠檬树。生态种植的柠檬价格比同类产品高出1倍。周边100多名村民在园区务工、学技术,每月收入2000多元。 金融创新解难题民企助贫有底气 海南农业政策性金融产业扶贫合作平台中,90%企业为民营企业。长期以来,民企尤其是涉农民企缺乏抵押担保常面临融资难,难以抵御周期性风险。平台对此持续探索政策性金融创新,为企业支农扶贫注入强心剂。 槟榔是海南农业的支柱产业,涉及230多万农民。为支持产业发展,农发行海南省分行鼓励平台内龙头企业带动收购,推出政府槟榔加工贷、与担保机构合作贷,确保政府托底收购目标实现。 为激发平台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的积极性,农发行海南省分行探索支持农业企业运用生物性资产抵押、大宗农副产品浮动抵押,以及商标专利权、知识产权信用担保。 杨琳说,农业企业一直面临无抵押物的贷款难题,政策创新后,平台将房产抵押不足部分以园区未来门票收益权、公司股权进行抵押,发放贷款3000多万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