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12-31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以有机茶产业链带动精准扶贫 |
“新安源”开动生态保护脱贫致富双引擎 |
|
作者:
■本报记者雪青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709 |
|
|
|
|
|
|
黄山市新安源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坚持将发展有机茶叶作为山区脱贫发展的主引擎,结合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行的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农民脱贫致富同步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黄山市新安源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新安源公司)认为,发展特色产业必须坚持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总目标,在农产品源头上大力提升,关键是要在农业优质化、特色化、绿色化、品牌化上面下功夫。新安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经营模式,坚持将发展有机茶叶作为山区脱贫发展的主引擎,结合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行的理念,通过有机茶产业链带动扶贫工作,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农民脱贫致富同步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多种路径实现帮扶 脱贫攻坚品牌建设双发展 智力扶贫,科技传授到位。新安源有机茶原材料的采购以自建基地、订单基地、农户提供为主,市场为辅,由农户进行种植,“新安源”向基地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和技术培训,提供种源、繁殖材料、专用肥等技术及管理方面的服务,实现统一管理、统一采收,规范种植各个环节,形成强有力的示范带头作用。随着公司的发展,产量、销量持续增高,与农户合作是原材料需求的保障,但是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制约着成品的质量,为了保证质量环节,企业建立专门的技术服务团队,指派多名技术人员到种植基地进行技术指导,从栽培、管理、采收全过程进行一对一专业指导,同时企业定期安排技术人员实地走访,及时发现解决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18年以来公司共派出技术人员680人次,现场指导贫困农户茶叶生产,此举不仅提高了当地农户的种植技能,还保障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2019年通过签订原料收购订单合同联接带动农户4150户,按合同价收购茶叶产品比市场价多向农户支付金额160万元,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 据统计,贫困户茶园收益年均递增15%,比未受技术服务和指导的茶农亩均产值高出40%以上。 订单扶贫,鼓起贫困户“钱袋子”。新安源公司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基地带贫模式,确定通过茶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稳定增收。目前,公司拥有出口备案茶园基地面积2.5万亩,其中通过欧盟及国家有机标准认证的茶园基地面积6800亩,涉及16个行政村,带动农户8000余户,其中涉及贫困村8个,带动贫困户500余户。2019年公司共收购389户贫困户生产的茶叶,其中194户均收购茶叶总值5000元以上。通过订单扶贫,使贫困户“手中有订单,心中人不慌”,增加贫困户收入,鼓起贫困户“钱袋子”。 就业扶贫,增强贫困户脱贫信心。新安源公司在流口镇茗洲、汪村镇廻源、鹤城乡左右龙村都建有有机茶基地,每年都解决500多人劳动就业,2018年以来共吸纳贫困人口就业227人,其中15人签订长期用工合同,平均月薪2300元,其余为季节性临时用工,平均年收入为1.3万余元。公司每年都要新建、改建厂房和添置、更新茶叶加工设备,现有合作建设茶叶初制加工厂78座,开辟出500多个茶叶加工岗位,最大限度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2018年以来共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86人进入茶叶加工厂务工,定向雇佣贫困户务工人员16人全年工资超过1.6万元以上。 品牌引领,创建脱贫致富新路。2011年“新安源”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基地产品多年通过有机、无公害及绿色产品认证。2017年新安源绿茶、红茶获得质检总局颁发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证书,公司被国家质检总局评定为全国出口食品三同示范企业,并积极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海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和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各大展会,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订单数量不断增多,产品价格大大提高。贫困户也在“新安源有机茶”的品牌效应影响下,收入逐年持续增加,从以前亩产不足2000元增加到现在的7000余元,亩产值翻了3倍多,直接带动5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公益扶贫,提高贫困村软硬综合实力。新安源公司已连续13年被评为中国茶叶行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企业发展了不忘回报社会,公司董事长方国强提出“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的帮扶理念,自觉投身精准扶贫工作中,近3年来公司投资硬化茶园道路、修复茶园水渠、构建茶园防护梯磅320余万元,出资300多万元用于当地乡镇基础设施、公益文化事业建设;捐赠价值21万元的茶叶加工设备扶持贫困乡村,发展村级经济;捐款20多万元用于贫困村道路硬化等。 助力集体经济推动产业融合做好“新安源头”生态文章 新安源积极推行“村社合一”,探索建设扶贫互助合作社,把村级集体经济嵌入有机茶产业发展,推行“5221”发展模式,即贫困户50%、公司20%、合作社20%、村集体10%。主动吸纳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量化为村集体资产200多万元转交给合作社持有和管护,通过租赁村集体茶厂或入股分红等方式,每年可为周边3个乡镇8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增加收益近120万元。“新安源”还积极探索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贫困群众合理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为核心,延长产业链条,助推产业扶贫。致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扶贫产业园,将茶旅有机结合,产销互联互通,开发精深加工产品,让贫困群众享受更多产业红利,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旅游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27户61人脱贫。 通过持续培育发展,支持贫困村通过规模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形成优势明显的支柱产业。目前已确定鹤城乡3个村(樟田村、渔塘村、用余村)、汪村镇3个村(杨源村、桃源村、田里村)和流口镇1个村(黄三村)作为公司产业扶贫村,从而全面提升贫困村的产业竞争力,提高贫困户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收益,确保贫困村、贫困户通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脱贫致富。依托新安江流域生态治理项目,力争2020年实现新安江源头流口区域两镇一乡培育有机茶园面积达到1万亩,将流口区域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有机茶核心产区”。 近年来,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依托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提出“名山秀水、文化休宁”,大力实施“旅游立县”战略,乡村旅游业悄然升温。新安源以此为契机大打生态旅游牌,新安源头流口区域逐步成为“徽州文化宝地、休闲养生胜地、特色农业基地、宜居宜业福地”的旅游胜地。“旅游业发展起来了,茶叶根本不愁销,咱们的口袋也一天天鼓起来了,在家门口就能有收入,还能兼顾家里老小,我们都觉得幸福感满满。”新安江源头区域茶农们都笑容满面地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