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12-26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最高法构建“家门口起诉”模式 |
|
作者:
【见习记者于程鑫25日北京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603 |
|
|
|
|
|
|
人民法院跨域立案服务新闻发布会今日在京召开。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钱晓晨表示,跨域立案服务致力于构建“家门口起诉”新模式。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到就近中基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提交一审民商事、行政和强制执行三类案件起诉申请材料,由该法院作为协作法院,代为核对、接收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发送跨域立案服务申请。管辖法院及时响应,并向协作法院反馈,由协作法院当场送达或告知当事人。目前,跨域立案服务已在全国中基层人民法院全面实现。 互联网科技是推动跨域立案服务不断完善的有力支撑。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表示,在全面总结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基于广大网民普遍使用的微信平台,建设中国移动微法院,探索健全完善电子诉讼新模式,为全国法院跨域立案服务提供了全新的科技支撑手段。9月底,全国中基层法院已经基本实现跨域立案的功能。 辽宁省是目前实施跨域立案效果最显著的省份之一。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吴廷飞表示,截止12月20日,三级法院共完成跨域立案服务2266件。作为协作法院,实现了当场受理、一次办结;作为管辖法院,平均用时9分钟左右。 据记者了解,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加大指导督导工作力度,不断提高跨域立案服务质效;进一步增加跨域立案服务协作法院入口,推动有条件的人民法庭提供跨域立案服务;进一步拓展跨域诉讼服务功能,让“两个一站式”建设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