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12-26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开放式发展是应对中美关系的硬道理 |
|
作者:
■林毅夫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92 |
|
|
|
|
|
|
国发院对中美贸易的争端从一开始就非常关注,也一直在跟踪并提出我们的看法和建议。2018年3月份,特朗普提出要对中国价值500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实施高关税,我就做过主题报告,提出三点看法。 第一,“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确实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大,美国逆差大,但是贸易不平衡只是美国一系列对华政策转变的借口。贸易在本质上是双赢的,这是经济学的常识。不仅如此,美国贸易逆差大,根源是美国内部的结构性问题,并非源于所谓的中国对美出口的不公平政策。既然贸易是双赢的,特朗普还一定要在贸易上做文章,以此对华采取措施,从针对的是“中国制造2025”的产品可以看出,其根本目的是要抑制中国的发展。抑制中国发展现在已经成为美国两党的共识,因此,我们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当然,中美关系好比不好好,因此,当下若能在贸易上达成一个阶段性协议,还是要努力去达成的,但也不要指望协议达成以后,就会给中美关系带来彻底转变。 第二,中美即使贸易战打到最糟的情况,对我们的影响也还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如果能够有协议,不利的影响会低些。所以对第一阶段协议的达成,中国应该抱着欢迎的态度。纵然协议在表面上不够一一对等,但是多出的部分是中国原来就想做的事,所以,不用去计较表面的对等。 第三,长远解决中美关系问题,关键在于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这包含两个方面:第一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继续发展好经济,发展还是硬道理。第二方面,要继续扩大开放。只要中国发展得好,市场越来越大,并继续坚持开放,就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们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30%左右,坚持开放式发展,未来五年、十年,我们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应该会更多。如果我们能保持全世界的经济增长主要在中国,那么每个国家为自身利益着想,也会重视与中国一起成长的机遇。如此一来,就会有更多的国家和我们站在一条线上,成为朋友,包括日本、欧洲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回冷战的格局:即世界划分为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两个阵营,老死不相往来。我相信,只要中国坚持开放,着力发展,美国的单边行动最终只会造成自己的孤立,我们和其他国家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经贸关系,甚至更上一层楼,这非常有利于世界也有利于我们自己的持续发展。 以上几点看法是我在2018年3月提出的,目前看来,整体发展趋势还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因此,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工作,相信中美关系最终将如李白诗云: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者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南南合作发展学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