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11-20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奉贤“法企直通车”守护民企权益 |
|
作者:
■本报记者杨联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80 |
|
|
|
|
|
|
上海市奉贤区工商联温州商会一家会员企业没有想到,上海某公司欠他们多年的4820万元,自己多次上门要求还款都没有结果,通过向奉贤区“法企直通车”反映情况,区工商联和司法部门仅10天就帮他们连本带息一起追了回来。 2019年1月,奉贤区工商联温州商会秘书处接到会员企业某集团公司负责人电话,称其公司及相关的3家奉贤企业被上海某公司拖欠款共计4820万元,该公司曾多次上门催款都没有结果,目前该公司经营状况恶,即将进入破产程序,这笔借款很可能无法收回。商会得知情况后,借助奉贤区服务非公经济的“法企直通车”联系协调平台,立即向上海市奉贤区政法委、区工商联汇报情况。 区政法委领导听取专题汇报后,立即要求成立专案小组,对案件进行实地调查,为案件后续的推进提供依据。专案组通过各方的摸排了解到该欠款公司无力还款。当得知该公司在奉贤区金汇镇有一块地即将转让,专案组迅速联系相关部门,将该地块转让款项拦截,用于偿还商会四家会员企业的欠款。从接到报案到顺利追回欠款4820万元外加利息780万元,仅用了10天时间,有力地维护了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奉贤区“法企直通车”开启以来帮助企业追回巨款的案例还有多项。如拓中公司的一个投资公司去浙江投资一个项目涉及资金2亿多,后感觉对方公司涉嫌诈骗,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了情况,奉贤区法院及时出手相助,把对方账号封掉,及时追回2亿多资金,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据悉,过去奉贤企业遇到法律纠纷,一般是利用企业自身资源协调处理,往往造成企业涉法成本高,政商关系不清、所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等令人尴尬的结果。奉贤区建立了由区工商联、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奉贤分局、区司法局五家单位组成的奉贤区服务非公经济“法企直通车”联系协调机制,为区内非公企业和司法部门之间架起沟通交流的平台,有效推动了司法部门服务非公经济举措的落地和非公企业向司法部门反映法律诉求、维护合法权益的双向沟通,是奉贤区优化民营企业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据介绍,奉贤区为加快发展,明确提出打造智能汽车和以化妆为主的东方美谷二大支柱产业。根据《奉贤区人民法院2018-2019年上半年涉东方美谷商事案件审判白皮书》统计,2018——2019年上半年在审理的涉东方美谷商事案件中,买卖合同纠纷、公司类纠纷等四类传统交易行为纠纷占85%,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在此背景下,奉贤区建立的“法企直通车”新机制显得更加重要及时。 奉贤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张青表示,奉献区“法企直通车”机制建立以来,在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阶段,区工商联将进一步加强与司法部门的沟通合作,送法进机关、进商会、进企业,用好“法企直通车”平台,创新工作方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法权益,从而打造更优更实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