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11-12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红豆西港特区践行“八方共赢” |
|
作者:
■本报记者黄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86 |
|
|
|
|
|
|
自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从顶层设计到项目落实,“一带一路”在建设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从梦想走进现实。其中,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以下简称“西港特区”)建设,已经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上的样板。 玛卡拉兄弟姐妹有了稳定收入 柬埔寨地处东南亚交通枢纽位置,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沿线国家。西港特区的自身区位优势及平台作用,已对中柬经济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不仅促成西哈努克市与中国江苏无锡市结为友好城市,还让西港特区成为柬埔寨发展最好的经济特区,2018年,西哈努克省年人均收入3358美元,在柬埔寨全国名列前茅。 玛卡拉(音译),西港特区内一家服装厂的生产小组长,现在每月可以拿到450美元。在进入特区工作之前,玛卡拉一直在家中帮父母贩卖家里耕种的农作物,收入低微,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玛卡拉说,到特区工作以后,有二十多个兄弟姐妹都在这里工作,大家都有了稳定的收入,也能一起相互照应。在西港特区内,像玛卡拉一样的家庭比比皆是。 据统计,目前西港特区已创造就业岗位近3万个,其中仅属地波雷诺县就有70%的家庭在特区工作,他们到工厂上班以后,家庭有了固定的收入,生活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践行“八方共赢” 实际上,西港特区由中国红豆集团主导,联合中柬企业在柬埔寨西哈努克省共同开发。 这十多年来,红豆集团是如何整合资源、集聚优势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 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周海江告诉记者,2007年开始,红豆集团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开始在柬埔寨主导开发了占地11.13平方公里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搭建集群式投资贸易平台。 “红豆集团提出并践行了‘八方共赢’的发展理念,着力把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打造成共赢工程、民心工程。”周海江说。 “所谓‘八方共赢’,就是要实现我们企业与股东、员工、顾客等八个利益相关方的共赢,共享发展成果”周海江表示,一是与股东共赢,保证企业与各国投资方股东的投资安全及相关权益,力求合理回报最大化;二是与供应方共赢,与优秀供应方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发展,共享利益;三是与合作伙伴共赢,与加盟商、代理商、中介服务、商协会等合作组织建立共生共融的良性生态圈;四是与环境共赢,杜绝和防控污染型开发,做到人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五是与员工共赢,目前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已实现就业近3万名,特区附近70%的家庭有人在特区工作,年收入超过了3000美元;六是与客户共赢,现在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已成为配套环境完善的国际化工业园区;七是与当地政府共赢,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努力做到两国两省两地之间友好往来的桥梁。八是与社会(社区)共赢,西港特区公司坚持为当地修建学校,每年向柬埔寨红十字会捐款,捐资助学,配合江苏省政府派出的六批援外医疗队,为当地近8300名患者义务诊疗。 中柬两国领导人点赞 经过十多年艰苦努力,西港特区已是柬埔寨影响最大、社会形象最好的经济特区,成为“一带一路”的样板园区,“共赢工程”和“民心工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称赞“蓬勃发展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2018年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柬前夕发表的署名文章中称赞西港特区“以实实在在造福民众的方式续写着中柬友谊的时代新篇章”。柬埔寨首相洪森4次亲临特区,称其为亲儿子。 周海江说,西港特区公司正在全力推动产业集聚化,招商国际化,完善商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配套功能,并以“平台+”的理念完善推进“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培训中心等“十个中心”,全力推进特区2.0升级版的建设,为深化中柬经贸合作,加深中柬友谊及“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