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11-12
2019-11-12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双11”激发数字经济“新消费”

作者: ■邓海建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09

    2019天猫“双11”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仅用时1小时03分59秒,较去年快了43分钟。天猫“双11”再次刷新自己创下的商业纪录。今年,旅游酒店、医药大健康等服务体验型消费也开始被提前备货到“双11”的购物车中来,成为逾8亿网民消费升级的新风向。
    11年后的“双11”,看似多是“花相似”的热闹,终究还有“人不同”的流变。红包、预售、购物津贴不再新鲜,辛苦“盖楼”、抽空“砍价”,偶尔“砸蛋”、天天“养树”……算法在精进、技术在赋能,就连楼下大妈都知道,“只买对的、不买惠的”。换句话说,如果今年的“双11”纪录让世人艳羡又瞠目,一定不只是全球商家给足了消费者优惠的折扣。
    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新变化,悄然出现在今年的“双11”舞台:比如过去两年,淘宝天猫的月度活跃用户增长了2.26亿,年度活跃消费者增长了2.08亿,新增用户中超过70%来自下沉市场;又比如2019年天猫“双11”预售首日,1.7万品牌开启直播,引导成交同比增长超15倍,多款品牌单品通过直播引导预售成交破亿。像买菜一样买车,像点外卖一样买家具……新商品供给壮大、新品牌爆发、新人群加入,这是中国电商“双11”盆满钵满之外最大的亮点。而这些“新意”,对应的是创新能力的提升、消费质量的迭代、下沉市场的勃兴。
    “双11”当然不是完美的。当年,“革线下的命”的担忧甚嚣尘上,实体与虚拟之辩也争论了许多年。不过,11年之后,阴谋论与怀疑论烟消云散,平台经济成为滚滚向前的大势所趋。不久前,市场监管总局明确表示,将按照鼓励创新的原则,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背后的道理,其实也不复杂: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巩固,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5%。其中,服务消费、网络零售和进口消费等成为消费领域的新亮点。消费,已当仁不让地经连续5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说得再直白一些,大概没有什么比“买买买”,更能直观兑现民众对美好生活的物质期待了。
    这个“双11”,我们记住了小镇青年的消费轨迹,我们看到了圈层消费的“谜之图赏”:比如根据数据,95后以一己之力买走了天猫“双11”的半数盲盒,虽然70后和80后都不知道盲盒是什么;而以50后为代表的银发族集体最爱买的东西也是令人迷惑,全是看不懂的五金用品……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数字化的平台、多元化的供给和内容化、社区化的场景,调动了最广大消费者的参与。要素的协同能力、数据的抗压能力……让人感受到数字经济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扛鼎之力。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