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10-30
2019-10-30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一条充满江西特色的工商联发展之路

——江西省工商联创新机制服务“两个健康”工作巡礼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57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工商联服务“两个健康”也进入了新时代。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工商联和江西省委统战部的正确指导下,江西省工商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和视察江西讲话的重要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政治建会、团结立会、服务兴会、改革强会”的具体要求,以工商联深化改革为契机,紧密结合江西实际,顺势而为,应时而动,创新创优,走出了一条充满江西特色的工商联服务“两个健康”改革发展之路,写出了新时代工商联创新发展的优秀答卷。
    在工商联的全力推动下,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江西全省个体工商户126.57万户,私营企业22.6万户;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7246亿元,占GDP比重为56%;上缴税金ll64亿元,占比为70%。截至到2019年上半年,全省个体工商户181.6万户,私营企业69.65万户,民营市场主体总量较2012年增加68%;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401.43亿元,占GDP比重59.5%;上缴税金1588.5亿元,占比为76.8%,各项数据均显著提升。
    江西省工商联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和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在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近年来召开的经验交流会上,江西省工商联作了7次典型发言,为江西赢得了荣誉。在全国工商联目标考核评价中,江西省工商联位列全国第二。在江西省绩效管理目标考核中,江西省工商联连续获得优秀等次。
    思路决定出路
    成绩的取得,源自于非同凡响的思路。2012年以来,江西省工商联高起点谋划,系统性布局,明使命,定方向,进行了大量积极有益地探索。
    首先是坚持“两个站点”。一是坚持站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谋划工作。比如,为统筹推进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代拟《关于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意见》(赣发〔2013〕14号)文件并由省委、省政府出台,成为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677889”目标的纲领性文件。再如,编制《江西省非公经济五年发展规划》以省政府名义出台,对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目标、路径、重点产业作出总体规划,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二是坚持站在提升全省工商联系统服务“两个健康”工作能力的高度来开展工作。从2012年开始,江西省工商联和省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十余个指导意见,分别就非公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县级工商联建设、新生代培育、商会建设、非公有制经济研究、企业维权等工作明确路径、细化要求,有力提升了全省工商联系统工作能力,增强了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活力。
    其次是坚持系统布局,重点打造“两基、两平台”和“十三大”工作体系。
    “两基”指基层组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主抓“六网一胞”工程(公务员队伍网、非公党建网、异地商会网、外埠商会网、行业商会网、园区商会和乡镇街道商会网、会员组织细胞),以系统提升全省工商联工作能力,夯实工商联会员组织基础,实现统战工作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有效覆盖。目前在江西,县级工商联机关共有编制398个,平均每县3.98个,相比2012年的3.63个,增长了9.6%,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县级工商联工作的“短板”现象。全省工商联系统所属的党组织626家,其中省级直属党组织26家,党员1793名;市级直属党组织205家,党员2506名;县级所属党组织345家,党员2251名。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商会组织3115家,会员17.8万个。其中,异地商会510家,外埠省级江西商会29家,地市级江西商会170余家,园区商会103家,乡镇商会1375家,街道商会108家。江西省工商联还出台了《基层组织建设五年发展规划》,有效指导了基层组织建设健康有序地推进,特别是民间商会的成立,许多市、县(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落实并出席商会成立大会,高度重视商会发展。商会成为了地方党委、政府招商引资的“民间大使馆”。
    基础设施建设以打造“同心谷·赣商之家”为引领,出台了《基础设施建设十年规划》,按照“古有万寿宫,今有同心谷”的理念,全省各级工商联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家的作用,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民营企业筹资已建成和在建的“同心谷”共计32个。其中,省总商会牵头42家民营企业抱团发展,按照“一个总部、一会七中心”的思路建设占地186亩、总投资80亿元、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的“同心谷·赣商之家”,2014年在南昌凤凰洲拔地而起;吉安、赣州分别有70%、50%的工商联完成了建设。“同心谷”已成为各地赣商总部基地新平台、城市建设新地标和呈现赣商精神新符号,在高质量促进“两个健康”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平台”是指非公有制经济研究平台和非公有制经济服务平台。深入推进服务型、智慧型、开放型工商联建设,致力于打造“一会七中心”(民营经济研究会、非公企业维权服务中心、一带一路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赣商文化传播中心、人才服务中心、民营企业创新中心、非公经济大数据中心)。
    在此基础上,建立十三大工作体系: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非公党建工作体系、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综合协调体系、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体系、助力发展工作体系、助力保护工作体系、教育培训工作体系、社会扶贫工作体系、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研究体系、百强企业发布体系、第三方评估体系、发展环境监测体系、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工作体系。
    实干彰显特色
    江西省工商联的实干发展之路,富有浓厚的江西特色。这既体现在其思路、布局、打基础、建体系上,更体现在无数的服务措施和具体操作上。
    理想信念教育即是其中显著的一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引领,江西省工商联始终把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摆在工作的首要位置,进一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他们切实按照省委统战部、省委宣传部、省非公经济组织工委、省工商联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善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指导全省加强党在非公有制经济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出台并推动落实《江西省工商联非公党建工作五年规划(2018年-2022年)》,推动党组织健全、领导班子建设,健全工作指导管理,实现直属会员企业和直属商(协)会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江西红色资源丰富,江西省工商联注重充分发挥这一特色优势,将理想信念教育引向深入。南昌被誉为“人民军队的摇篮”,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瑞金被誉为“共和国的摇篮”,安源被誉为“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在江西省工商联的引领和统筹下,全省工商联系统不断组织民营企业家重上井冈山,深入瑞金等革命圣地,扎实开展“守法诚信经营、坚定发展信心”“不忘创业初心、牢记改革伟业”等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追寻精神源头,传承红色基因,强化使命担当。
    精神的力量可化为不竭的动力,江西省工商联把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具体转化为弘扬“赣商精神”,着力凝聚赣商力量、加强赣商研究、大力宣传赣商,充满着浓浓的“赣味”。
    历史上,赣商被称为“江右商帮”,写下过辉煌的篇章。新赣商继往开来,正在重振并超越昔日赣商的辉煌。2017年11月28日,经过江西省工商联广泛征集、权威评选和论证诠释,江西省委、省政府在首届世界赣商大会上发布了“赣商精神”表述语:厚德实干、义利天下。这一表述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容易记住并利于传播,提炼体现了不同时代赣商的共有品质,是全体赣商的最大公约数。它是对过去的回顾与总结,可增强江西商业文化自信;是对现在的评价与点赞,激励赣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对未来的引领与期盼,塑造新赣商的光荣与梦想。
    为进一步传播、弘扬“厚德实干、义利天下”赣商精神,江西省工商联编辑出版了《厚德实干、义利天下——赣商精神研究》《赣商春秋——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我与改革开放40周年”赣商故事》等书籍,拍摄了纪录片《江右商帮》,形成了一股强大而持续的宣传力量。
    2019年5月17日,第二届全球赣商大会召开前夕,江西省工商联正式发布《赣商之歌》。从此,天下赣商有了自己的歌。《赣商之歌》雄浑大气,韵味悠长,生动诠释了独具魅力的赣商精神和家国情怀,唱响了赣商品牌,提振了赣商信心。此后在全省工商联系统和商会系统的会议上,赣商们必唱此歌。
    作为弘扬赣商精神的具体实践,江西省工商联建立社会扶贫工作体系,整合商会、民企资源,“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在江西红土地上不断推向高潮,成为全国工商联系统的先进典型和江西社会扶贫领域的典范。近两年,全省工商联系统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实现对全省269个深度贫困村民营企业结对帮扶全覆盖。截至9月30日,全国“万企帮万村”台账管理系统显示,江西民营企业参与行动总数3856家,村受行动帮扶总数4982个,贫困人口受行动帮扶总数65万人,帮扶实施项目9247个,帮扶资金总额29.96亿元,产业、就业、消费、教育、健康扶贫走向纵深,彰显着独有的江西特色。
    江西省非公企业维权服务中心的业绩也可圈可点,已成为江西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张亮丽的品牌。2018年5月,中心在省委书记刘奇亲自关心、指导和支持下组建,目的就是配合加强全省干部作风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一个省委、省政府联系、服务和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重要通道,成为协调解决历史遗留难题和企业家在发展中投诉问题的平台,达到“消化存量、减少增量”打造“四最”营商环境的目标。目前承担维权诉求的受理、办理、分办、回复、反馈、督办和政策法规咨询、统计分析等相关工作。运行以来,得到了各地各部门大力支持和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充分肯定。截至今年9月30日,中心通过967788专线电话、政企直通APP平台、来信、来访、电子邮箱受理渠道累计接到非公有制企业诉求反映1610次,其中,实质性维权诉求324件。中心对324件企业诉求进行甄别分析,向各设区市、省直承办单位分办107件(已办结65件)、向省政法各单位移交涉法涉诉诉求79件(已办结47件)、提请省检察院研判24件,中心自办107件、正在审核分办19件,提请全国工商联和外省工商联协助办理5件。
    近些年来,江西省工商联的民营经济研究非常深入且“赣味”十足。《赣商志》《江西商会志》《民营经济发展蓝皮书》《原工商业者口述实录》等史料的编纂,使江西民营经济有了自己的档案;编印《江西民营经济发展新路径研究》《江西民营经济发展年鉴》《江西民营经济发展报告》《江西省民营经济内参》,创作小说《江右人家》,呈送相关领导,争取到各级领导更加重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江西省民营经济专报》致力分析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争取省领导亲自推动,由市、县建立转贷基金,成功化解了融资难融资贵、一些公司债务危机等重点问题……
    “江西特色”,就这样浓墨重彩地贯穿于江西省工商联的工作实践中。
    创新形成机制
    梳理江西省工商联的成功经验,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善于大胆创新,善于巧创新,面对人员少、基础差、底子薄的客观条件,用“借势、借力、借智”的方法机制实现了华丽转身。
    借势。借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势。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持续关心关注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特别是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频繁力挺民营经济,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民营企业更是吃下了“定心丸”。江西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对民营经济发展高度关注与支持,厚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沃土。近两年来,省委书记刘奇、省长易炼红对工商联的专报和工作情况汇报批示分别达12次、14次,多次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和相关表彰会,带头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江西省工商联通过“六网一胞”组织网络及时传达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中央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使全省上下形成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并牢牢把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建基地、建智库、建旗舰”,实施工商联自身的改革创新。
    借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涉及面广,单纯依靠工商联单打独斗无法取得成功。在江西省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江西省工商联与省非公办密切配合,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工作积极性,加强与成员单位的横向交流,形成了指导支持和服务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纵横有序的网络体系和机制。
    借智。注重与全国工商联研究机构及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省社科院、省委党校等加强交流与合作,建立研究基地,加强学术研讨,碰撞出思想火花,并在全省范围吸纳民营经济研究专家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代表近百名,组建智库。同时,针对因年龄限制和企业传承而退出省工商联领导班子的企业家兼职副主席(副会长)成立江西省工商联咨询委员会,让这些已经载入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史册的功勋人物继续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在全省形成民营经济研究良好氛围机制。江西省工商联借助智库、咨询委员会等智慧力量,开展了2019年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根据报告反映的问题,易炼红省长主持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题协调会,聚焦降低税费负担、用能、物流、融资、用工、制度性交易成本等难题,针对性研究再出台了30条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措施,促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借”机制,让江西省工商联成为了一支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主动加强对外联系,勇于担当作为,善于集思广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服务对象的广泛好评。“三借”机制保障了江西省工商联工作不断创新,使得江西省工商联的特色发展之路,持续闪烁着新时代瑰丽的光辉。(甘连江丛干)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