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08-14
2019-08-14 第01版:一版 【字体】大 |默认 |

北京出台措施大力营造企业家创新创业环境

政府不得以换届为由毁约 小微企业减税按上限减免

作者: ■本报记者 曹婧逸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011
    日前,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大力营造企业家创新创业环境充分激发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若干措施》,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大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充分激发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措施》共分8部分,具体24项内容。要求北京市各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激发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在重视企业价值的同时,更加重视企业家“人的价值”,切实把做好企业家工作作为继续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改革的重要着力点,狠抓落实,让优秀企业家精神成为实现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营造更加有利于企业家安心发展的法治环境方面,《措施》要求完善产权保护协调工作机制,持续推动清理不利于产权保护的各项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国有企业因业务往来与民营企业形成的逾期欠款。出台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若干意见。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严格区分企业家合法财产和违法所得,严格区分企业家个人财产、家庭成员财产和企业法人财产。建立健全多途径的企业家维权机制,建立北京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社会化服务体系,设立北京市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落实商事纠纷快速解决机制,2020年底前将案件平均审理周期控制在180天之内。
    在营造更加有利于企业家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方面,《措施》要求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取消阻碍民营企业进入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政策,分类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的问题,试点并推广企业注销全程电子化。持续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文件。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监管清单制度,杜绝选择性执法;实施跨部门联合执法,减少多头重复监管;加快推进北京市社会信用条例立法工作,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
    在营造更加有利于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政务服务环境方面,将企业家获得感作为检验营商环境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努力为企业家在京创新创业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获得感最强的政务服务环境。全面落实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下调增值税税率等税收优惠政策,在中央授权的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幅度内按上限顶格减免。适度降低社会保险缴费名义费率,确保征收方式调整后企业社会保险负担不增加。降低药品注册费、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费等收费标准,逐步实现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强化金融服务为企业家创新发展助力,加快实施“8+1”优化金融服务系列举措。成立市融资担保集团,并设立总规模不低于100亿元的融资担保基金。搭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平台,构建基于大数据的金融信用闭环。筹建全市第二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强化上市服务工作联动,支持企业登陆科创板融资。实施“畅融工程”银企对接计划,加快落实金融信贷营商环境2.0政策。
    在营造更加有利于企业家宜居宜业的城市服务环境方面,鼓励探索优质教育资源拓展途径,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家兴办普惠制幼儿园,进一步优化学区制管理和推进集团化办学。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有特色、高品质、国际化的医疗机构,参与养老机构、城乡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等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大力发展具备多项资质条件的综合性中介机构,引进国际顶尖专业服务机构,建立中介高层次人才库。
    在完善更加有利于政企良性互动的联系机制方面,建立健全企业家与政府的“直通车”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建立面向企业家的危机联合应对机制。
    在完善更加有利于企业家与科学家联合创新的激励机制方面,鼓励本市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对制修订符合本市重点发展的技术标准领域和重点标准方向标准的给予补助。支持有条件和意愿的科研人才采取兼职、挂职、在职创业、在岗创业、离岗创业以及与企业项目合作等方式创新创业。探索赋予科研人才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推动科研人才领衔开展项目研究并将成果在本市落地转化。
    在完善鼓励企业家回馈社会的引导机制方面,引导企业家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公益慈善事业,投身“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引导企业家成为时代典范。引导企业家做诚信经营的典范,力争在五年内推出1000家守法诚信承诺示范单位。
    在进一步凝聚重视企业家工作的共识方面加强党对企业家队伍建设的领导,让企业家在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服务上有保障、发展上有信心。强化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民营企业的有效覆盖,注重把优秀企业家特别是新生代企业家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引导企业家有序政治参与,在各级人大、政协、工商联发挥作用,支持企业家在青联、妇联等群团组织中兼职。充分发挥统战部门、工商联、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建立健全帮扶企业家的工作联动机制,及时反映企业现实困难和企业家合理诉求。加强对优秀企业家的宣传报道,强化“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的舆论共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