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07-30
2019-07-30 第02版:二版 【字体】大 |默认 |
上海市长宁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赵莲娣:

政治引领强基础 改革发展践初心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777
    近年来,上海市长宁区工商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两个健康”主题,坚持政治建会、团结立会、服务兴会、改革强会,全面加强“五好”工商联和“四好商会”建设。具体的做法如下:
    首先,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基础。截至2019年6月,长宁区工商联共有会员2177家,下属商会15家,其中所属街(镇)商会10家,行业商会3家,园区商会2家。多年来,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搭建党建平台,创新党建模式,形成了“学理论、守初心,扬正气、强信心,重传承、持恒心”的良好氛围。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凝聚共识。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引导企业家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关注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成长,搭建新老两代企业家的沟通桥梁;以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指导点为主阵地,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区非公企业中广泛凝聚共识。
    构建党建平台带动企业发展,提升商会能级。长宁区工商联致力于以党建促所属商会改革发展,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服务平台--“初心驿站”,推动形成常态长效的非公企业党建联动机制,推动企业练好内功,做优做强,提升企业获得感,增强工商联所属商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商会的改革发展奠定基础。
    探索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创新党建模式。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以来,实现了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党的活动全覆盖,并进一步提升了统战工作的有效覆盖。以此为基础,长宁区工商联努力突破现有格局,紧紧围绕长宁“3+2”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依托区位优势和企业集聚优势,探索建立了各类联盟。
    其次,推进改革发展,不断固本培元。一是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全力推进商会改革发展。去年9月,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发布促进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方案,今年1月,长宁区在全市首先全面完成商会改革工作。
    长宁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工作呈现三个特点:第一,突出强化党对商会的领导,明确街(镇)党员领导(副处级)兼任商会党组织负责人,商会党组织在区工商联党组和街(镇)党(工)委领导下,仍归口街(镇)党(工)委管理,街(镇)党(工)委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和经费支持;第二,突出强化商会班子力量,商会会长由企业家担任的同时,增设常务副会长,明确街(镇)分管领导兼任商会常务副会长,社区发展办主任兼任商会秘书长,突破了街镇干部在社会组织兼职问题,商会秘书处力量得到加强;第三,突出强化工作保障,突破了普通社会组织登记注册名称的限制,长宁区工商联所属商会统一以街(镇)区划冠名,商会合法地位得到确认,既体现了属地化,又体现了工商联特征。
    二是以当好“娘家人”的担当,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服务范围着力于“广”,保障非公企业的覆盖。工商联和商会的服务保障工作覆盖全体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实现服务上的普惠,不断增强工商联所属商会组织的辐射力。服务内容倾力于“准”,保障非公企业的发展。我们引导所属商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服务成效聚力于“实”,保障营商环境的优化。我们通过“一站一会一团”为非公企业提供务实有效的法律服务,即企业家法律服务工作站、工商联民商事调解委员会、工商联专家律师团等,开展法律“三进”活动。
    三是以锐意进取的勇气,引导企业参与社会治理。长宁区工商联在提升所属商会服务企业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共建联建、党员志愿者带头等方式激活企业回报社会的热情,使越来越多的非公企业在工商联所属商会的带动下,踊跃投身社会治理,助推民生痛点问题的解决,将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转化为生动的社会实践成果。
    最后,聚焦国家战略,弘扬企业家精神。助力脱贫攻坚,增强扶贫力度。区工商联制定“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工作方案,通过工商联牵头、各商会组织发动的工作网络,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投身光彩事业,履行社会责任;深度融入长三角,增强发展意识。邀请高校、职能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专题介绍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增强民营企业家在更高的起点上,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意识;积极参与进博会,增强溢出效应。宣传动员百余家企业参加首届进博会,并组织企业参加国际进出口大会等国内外招商推介会及企业家业务交流会,长宁民营企业在首届进博会上的交易金额达到近1.5亿美元。今年我们继续做好对接服务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