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07-30
2019-07-30 第02版:二版 【字体】大 |默认 |
深圳市龙华区工商联主席陈国雄:

不断提升基层工商联组织服务质量和水平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15
    深圳市龙华区工商联成立于2017年6月20日,现有企业会员2300多家,覆盖服装、电子、智能制造等行业;其中直属会员300家,团体会员包括6个街道工商联(商会)和9个行业协会共2000家企业。
    首先,坚持党建引领,装上发展红引擎、源动力。一是夯实政治基础。在区工商联成立非公经济组织党委,由区工商联常务副主席兼任区非公党委书记。成立工商联秘书处党支部。通过组织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召开专题学习会、座谈会,发放读本等形式深入开展系列学习活动。
    二是突出党建引领。选派区直机关党支部书记担任非公企业党组织“第一书记”。推行“书记直通车”机制,开展“七·一”表彰会、“我为企业献一计”活动,邀请区税务局等就减税降费等政策做宣讲。组织企业家对口帮扶,累计为对口帮扶地区捐赠扶贫物资1000余万元。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推动企业和党组织领导班子交叉任职,实施党员“双向培养计划”。切实扩大“两个覆盖”,下属党组织数从2017年底党委成立时的11个增长到现在的48个,在册党员人数从94人增长到375人。推动各街道工商联成立党组织,定期举办党组织班子成员能力建设提升培训班。推动各级党组织配齐统战委员。
    其次,完善体系结构,实现组织全覆盖、广联动。一是坚持打好组织基础,在全市率先印发街道工商联(商会)组织建设指导意见,指导街道工商联(商会)加强组织建设,规范组织管理,实现全区各街道基层工商联组织全覆盖。切实加强指导各街道工商联(商会)组织规范化建设。
    二是建立资源共享、活动共联、互助共建的互联机制。广泛联动市、区、街道相关部门,打造市区工商联“上下联动”工作交流机制、区工商联主席轮值制度、区街工商联秘书长联席制度以及行业间“内外联通”机制。建立区与街道、企业、行业协会之间资源共享、活动共联的协调机制,率先在全市建立工商联系统自评体系。
    三是改革创新,将工商联打造成会员企业的“助推器”。完善组织架构,制定区工商联(总商会)执委会(理事会)成员考核管理办法;制定并实施内部队伍培训计划,成立会务委员会、财务委员会。在重点企业建立港澳台大学生实习基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成立深圳市首家区级青年企业家工作委员会,参与发起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商会组织联盟。
    最后,搭建沟通平台,当好企业服务者、联络员。一是构建服务非公有制经济沟通协商机制。与区人民法院等17个区直、驻区职能部门联合出台维护非公经济合法权益的文件。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人才引进、园区建设等困难问题。
    二是打造政府与民营企业直接对话平台。邀请知名企业家以及政府领导和职能部门人士等,围绕营商环境、企业家精神等展开探讨。召开全区民营企业座谈会,区政府主要领导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倾听企业家意见建议,逐一明确落实安排,并将解决企业家意见建议纳入区政府督查事项。
    三是提供助力“两个健康”的贴心服务。定期开展“企业家大讲堂”系列活动,为企业家讲授政府政策、企业管理方法等实用课程。联合相关单位举办商务礼仪、法律、金融风险防控培训班、宣讲会等70多场。组织企业赴港澳、上海、北京、成都等地开展经贸交流。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