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07-16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中国企业家不当羁押法律论坛举行 |
|
|
|
|
|
|
【本报北京讯】日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律师业务研究所、北京大学企业与公司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中国企业家不当羁押法律论坛”,探讨如何改革当前涉刑企业家羁押制度,提升对企业家和企业产权的司法保护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彭新林介绍,北师大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发现民营企业家犯罪人数占比逐年上升。民营企业家涉嫌犯罪的高频罪名依次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职务侵占罪、合同诈骗罪、单位行贿罪、挪用资金罪。 彭新林认为,对于民营企业家的刑罚适用,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比例占到了大概71.53%,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证明犯罪相对来说是比较轻微的,属于轻罪的范畴。 对于民营企业家不当羁押会产生哪些影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主任张远煌教授认为,不正当、没有必要性的羁押,会拖垮企业。 最高法要求各级人民法院着力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维护公平市场交易秩序,对涉企业的不平等规定一律废止,坚决避免因采取措施不当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对此,北京大学企业与公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甘培忠认为,司法实践中应该更好地发挥保释制度的作用。(燕国俊) (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