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06-24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推动“法治企业建起来” 致力“法律服务强起来” 促进“发展环境好起来” |
山东省工商联优化法律服务护航两个健康 |
|
作者:
■鲁联宣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6316 |
|
|
|
|
|
|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更离不开法治的保护。可以说,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民营企业行稳致远的坚实保障。 近年来,山东省工商联积极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牢牢把握“两个健康”主题,主动搭建与省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部门协调合作的法律服务平台,延伸法律服务链条,优化法律服务水平,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守法诚信、依法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推动“法治企业建起来” 开展守法诚信教育。守法经营,是企业长远发展之道。只有在合法合规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练好企业内功,才能把企业做强做优。 山东省工商联持续深化以守法诚信为重点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广泛深入开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山东网上工商联、“山东省工商业联合会”微信公众号等新载体以及通过送政策上门、“齐鲁企业家大讲堂”政策宣讲等形式,多渠道立体化全方面宣传解读国家法律政策规定,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真正树立“守法是最好的保护、诚信是最大的品牌”理念,做到诚信立业、守法经营,引导企业把守法诚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化和具体化,以“企业法治体检”为主题,深入开展“法律三进”活动,将法治宣传教育、法律维权服务和信用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做到洁身自好走正道、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2018年12月,省司法厅、省工商联、省律师协会联合组成法律服务团,开展了法治体检专项活动,重点针对不同行业风险,分成16个服务小组,陆续到40家重点企业,广泛开展法治宣讲,帮助企业排查风险,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及时消除发展隐患,形成了法治体检常态化、制度化机制,增强了企业风险防控和依法治企能力。 截至今年4月,全省共组建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团队60多个,1000余名律师参与法治体检活动,开展政策法规宣讲300余场,直接联系和服务各类民营企业近3000家,帮助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2200余件,提出法律风险防控建议3.7万余条。 开展诚信选树活动。积极申请加入省级社会信用体系联席会议,为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商会组织诚信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认真开展黑名单比对工作,对进入黑名单的执委企业,及时了解情况,加强沟通协调,“一企一策”指导帮助开展信用修复。 大力培育和弘扬鲁商精神,与省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厚道鲁商”倡树行动、“厚道鲁商”品牌三级联创活动,推出和宣传一批在守法诚信经营、人本和谐管理、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企业,共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齐鲁风格、时代特征的新鲁商文化品牌。 坚持把企业守法诚信作为评选表彰、选树褒扬先进典范的重要评价标准,认真组织开展第七届山东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表彰活动。 通过对先进典型的宣传,一方面,全社会对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坚持守法诚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经济发展的认同感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榜样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增强守法诚信意识,争做依法经营的自律者,倡导公平竞争、做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恪守诚信美德、做义利兼顾的实践者,逐步形成了人人崇尚法治、企业守法经营的良好氛围。 推动商协会诚信建设。注重发挥商协会作用,制定商协会诚信建设实施方案,重点选取行业特征明显、工作基础较好的省级商协会,开展诚信建设试点,指导商协会探索制定行业信用评价标准,推动诚信建设工作向商协会延伸。 山东省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原山东省发酵装备业商会)把诚信建设定位于“企业发展之本”,深入开展以“守法诚信、坚定信心”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协会领导班子成员专题学习法治、诚信建设的重要论述,分析行业诚信建设现状,统一思想认识,共同向全体会员发出了《“诚信天下行”-生物发酵产业行在脚下》倡议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为加强行业自律,山东省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相继制定了《山东省生物发酵产业协会行业自律公约》《山东省生物发酵行业规则建设建议》《山东省生物发酵产业协会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山东省生物发酵产业协会行业行为规则》等规则,立起了行业规矩。坚持把企业诚信建设与走访、调研,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依法维权和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企业诚信建设常态化,开创了全省生物发酵产业守法诚信建设工作新局面。 致力“法律服务强起来” 法律服务工作是工商联和商会的重要工作职责。近年来,山东省工商联高度重视法律服务工作,以“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强维权机制建设,努力维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在积极推动成立山东省工商联法律服务中心的同时,注重工作方法创新,加强与各方力量联合,在较短时间内相继建立了“一站一团一中心两机制”,借势借力提升法律维权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服务效果。 一站,即山东省检察院派驻省工商联(总商会)检察工作站。在2018年12月召开的省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上,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商联主席王随莲和山东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勇共同为省检察院派驻省工商联(总商会)检察工作站揭牌。该站设在省工商联经济处(法律处),并在“山东网上工商联”平台开通省工商联、省检察院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网上工作站,旨在以民营企业需求为导向,联合开展服务民企“检察法治护航行动”,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融入式检察服务,受理民营企业的控告、申诉、举报,为民营企业寻求法律咨询、司法救济等打通专门渠道,提供更加精准和便捷的法律服务,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 山东省工商联加强与省检察院的沟通协商,制定印发了《省检察院派驻省工商联(总商会)检察工作站法律服务范围》《受理办理涉及民营经济权益控告申诉案件工作规程》,并督促各市加强与当地检察机关的交流、协作,建立健全检察机关受理办理涉及民营企业控告申诉案件的工作机制,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意见反映、案件申诉和司法救济等渠道;要求各直属商会积极在会员企业中做好宣传解读,协助会员企业开展好法律维权方面工作。 一团一中心,即山东省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团和山东省总商会民商事调解中心。2018年12月,省司法厅、省工商联、省律师协会联合成立山东省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团、山东省总商会民商事调解中心。 山东省工商联与省司法厅、省律协联合组建了由12家律师事务所、30多名律师组成的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团,推动14家省属商会和律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法律服务团设有金融财税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涉外专业委员会、风险防范专业委员会、建筑地产专业委员会、刑事专业委员会、行政专业委员会、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劳动关系专业委员会等9个专业律师团队。每周工作日都由相应律所安排1名专职律师在省工商联经济处(法律处)轮流值班,现场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司法救济等专业化、精准化法律服务。 两机制,即省高院、省工商联共建服务保障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协作机制,省公安厅、省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协作机制。 2018年11月,省高院、省工商联联合制定印发了《共建服务保障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协作机制》,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宽松有序的司法环境,助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该《机制》明确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对民营企业家在生产、经营、融资活动中的创新创业行为,只要不违反刑事法律的规定,不得以犯罪论处。严格区分民营企业家违法所得和合法财产、民营企业家个人财产和企业法人财产,在处理企业犯罪时不得牵连民营企业家个人合法财产和家庭成员财产。依法保护诚实守信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妥善认定政府与企业签订的合同效力。妥善审理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引发的民商事、行政纠纷案件。对于当事人请求返还已经支付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投资款、租金或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依法予以支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对违法违规向企业收费或者以各种监督检查的名义非法干预企业自主经营权的,依法予以纠正。严格依法采取财产保全、行为保全等强制措施,防止当事人恶意利用保全手段,侵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努力实现民营企业的胜诉权益。强化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力度,推动完善让失信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共同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 省高院、省工商联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座谈会,围绕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问题进行座谈交流,听取民营企业的意见建议。今年3月和4月,省高院、省工商联相继联合召开了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和新闻发布会,确立了省法院领导联系企业家代表机制,公布了省高院《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发布了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 工作中,山东省工商联积极与省法院加强合作,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就涉及民营经济发展法律保障的相关具体问题开展联合调研,切实弄清企业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风险、困难和需求。加强沟通协调,积极配合法院系统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方面的文件精神,充分保障企业正常合法的生产经营,共同打造良好的司法营商环境。 2018年4月,山东省公安厅、省工商联印发了《关于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协作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有效整合公安机关和工商联之间的资源优势和行业优势,建立健全企业周边秩序动态整治制度、常态联络联系制度、信息共享制度、企业内部防范制度,规范投诉移送制度,搭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协作平台,形成部门间相互沟通、信息共享、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通知》指出,公安机关和工商联要建立企业周边秩序动态整治制度,紧紧围绕民营企业及周边治安秩序,完善治安乱点滚动排查和常态整治机制,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治安环境复杂的区域和部位开展区域整治,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通知》明确,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工商联要密切配合、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公安机关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工商联对民营经济人士开展法治教育培训,尽力提供培训所需的涉企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工商联要积极支持公安机关基础信息化建设,及时向公安机关提供、收集、录入所需的民营企业有关基础信息。 今年以来,山东省工商联注重加强与司法部门协商协作,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多渠道依法帮助民营企业协调解决问题,已成功解决民营企业维权案件4件,有力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某电气设备公司反映的执行难问题,经山东省工商联积极与省高院协调当地法院,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案件得以圆满解决。某企业家反映一市中院案件执行款不支付的问题,山东省工商联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积极向省高院予以协调解决,挽回企业经济损失970余万元。 某集团在重组一企业过程中,足额缴纳了土地出让金,并累计投资4亿元对企业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经营状况良好。但因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未能办理土地证,多年来企业从未间断通过各种渠道反映问题,但均无果,严重影响了企业融资和对外合作业务。山东省工商联调研掌握情况并深入分析论证后,积极将企业诉求向当地政府反映,提出解决建议,推动当地政府与集团达成一致意见,妥善解决了遗留问题,为企业赢得了发展空间。 某商会在给省工商联的感谢信中写到:“山东省工商联的积极努力,维护了我们单位的正当权益,使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工商联就是企业的娘家,工商联为企业办实事、办好事,使鲁商联盟全体成员继续在家乡投资、回报家乡人民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促进“发展环境好起来” 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劳资关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矛盾纠纷多发,化解纠纷能力较弱,影响了企业健康发展。 为加强法律服务,着力化解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矛盾纠纷,着眼社会治理创新,山东省工商联以成立省总商会民商事调解中心为契机,扎实推进商会调解工作,认真落实好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工商联印发的《关于发挥商会调解优势推进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意见》,制定实施办法,探索建立多元化民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继续巩固多层次的联系制度,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沟通联系协作机制,适时提出一些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热点问题,搞好会商协商,共同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积极与省高院、济南仲裁机构开展对接,2018年12月,省总商会民商事调解中心被省高院聘为特约调解组织,9位企业家被聘为特约调解员,并进行了业务培训。目前,特约调解员已参与省高院委托案件的调解工作,并每周安排专职人员到省高院值班,积极对接开展立案相关的日常工作。济南市仲裁委牵头成立了调解联盟,省总商会民商事调解中心为其联盟单位。 今年4月份,省工商联与省法院围绕双方如何形成司法确认、如何沟通衔接等内容开展了调研,为下一步建立完善双方调解机制配套制度办法打下了基础。 积极发挥工商联参政议政的优势,认真开展对全省司法调解工作的调研,摸清司法调解工作的优势和特色,深入分析相关困难和问题,在今年省政协大会上以省工商联团体提案的形式,积极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助推调解工作深入开展。 指导全省各级工商联、商会组织开展商会调解工作。目前全省已有8个市工商联及所属商会组织成立了(仲裁)调解机构。其中济南市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于2017年底,是全省工商联系统首家调解机构,11家驻济异地商会设立了“济南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联络站”,成立以来共成功调解案件300余起。淄博川渝商会成功调解一起企业欠薪案件,并挽救了企业负责人的生命。2016年4月,山东省工商联书业商会、山东省发酵装备业商会两家商会入选全国第二批非公有制企业商(协)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单位,其中省发酵装备业商会从业人员150人以上的企业(约占会员企业的30%)全部建立了调解组织,促进了商会调解规范化、法治化发展。 山东省工商联积极参与劳动关系协商调解工作。今年1月,与省总工会、省人社厅、省企联、省企业家协会共同下发通知,部署开展2019年全省性集体协商集中要约暨集中签订“1+3”集体合同活动,活动旨在确保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和全省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促进集体协商提质增效,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 今年3月,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共同举办山东省暨济南市集中签订集体合同活动启动仪式,省工商联带队参与督导了潍坊、临沂、德州三市的集中签订集体合同活动,提升了自身的劳动关系协商调解能力。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是一项长久持续的工作,需要弛而不息、久久为功。山东省工商联将努力提升促进两个健康工作水平,优化法律维权服务工作,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最大合力,用法治为民营企业架起一道牢固的“防护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