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06-14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产业升级竞争激烈 积怨已久旺季爆发 |
格力怒怼奥克斯是场“营销戏”? |
|
作者:
■本报记者姜虹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996 |
|
|
|
|
|
|
盛夏到来,空调旺季随之而来,加之618购物节的热潮,让各大厂商在营销手段上都使出浑身解数。 6月10日傍晚,格力电器突然在官微PO出了一则实名举报竞争对手奥克斯的举报。在这则名为《关于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不合格空调产品的举报信》中,格力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称奥克斯生产的部分型号空调产品与其宣传、标称的能效值差距较大。“众多消费者此前曾向我司反馈奥克斯空调价格便宜但耗电量很大的意见,经格力电器实验室实测,奥克斯部分型号空调产品与其宣传、标称的能效值差距较大。” 你来我往的唇枪舌剑 6月10日,格力电器在官方微博上发布《关于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不合格空调产品的举报信》后的20:04奥克斯回应格力电器举报称,正当618空调销售旺季来临之际,格力采用诋毁手段,属于明显不正常竞争行为。奥克斯还援引奥维云网第三方数据称,今年第一季度奥克斯空调线上增长56%,而格力空调下滑11.6%。“格力既非消费者又非国家监管部门,其声称消费者向其举报我司产品问题,明显不合情,不合理,漏洞百出。正当618空调销售旺季来临之际,格力采用诋毁手段,属于明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我们愿意接受广大消费者和国家相关部门监督检查。” 此间,奥克斯打“民族品牌”牌,提出“民族品牌应携手一致对外。格力直接向本土企业开战,于民族大义不顾,于国之大局不顾。”业内人士称,按照奥克斯在声明中的逻辑,奥克斯和格力都是国产品牌,格力举报奥克斯是“不顾民族大义”这与商业营销、市场规律关系不大。就此次格力举报奥克斯事件而言,举报情况是否属实,那几款产品能效比是否真的不合格,不宜臆断先行。格力方面一直在控诉奥克斯挖人,但网上舆论的共识是,企业间对质量的“较真”,对消费者未必是坏事。 当晚的21:37,格力电器宣称“用事实说话!我们已准备好充分证据供监管部门调阅,并视情况适时向社会公布。”据央视财经报道紧随其后,针对格力公开举报奥克斯空调不合格一事,格力电器标管部负责人陈进表示:一直以来消费者都有反馈,奥克斯的空调虽然价格便宜,但是耗电量比较大。格力对这个情况也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了这个结果,测试的情况来看,它们的能效远远达不到国家的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格力作为一个守法的企业,有义务向国家相关部门进行反馈。 第二天上午,中国消费者协会回应称,中国消费者协会关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实名举报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不合格空调产品事件。中国消费者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事关涉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中消协对此高度关注。中国消费者协会注意到,事件已经引起广大消费者的担忧和不安,也引起有关监管部门高度重视,该协会期待尽早给出结论。同时,该协会呼吁相关经营者始终树立“消费者优先”理念,为消费者提供品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当天下午,浙江省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组成联合调查组,调查前述实名举报事件。紧跟着,格力电器将在珠海总部召开记者见面会,届时将就相关事件向公众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各方观点此起彼伏 进入空调销售旺季,企业间的争夺战并不少见,而此次格力奥克斯之争却显特殊,“手段”有些突破行业潜规则,将本来早已存在的背后矛盾高度公开化。 业内人士指出,家电行业产值巨大,涉及数以亿计的家庭,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不容置疑。晚间的央视财经公开报道,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副部长李明晶称,“对于这些员工原来在我们的技术部门工作,现在又到竞争对手的技术部门工作的这个中间,对于企业的技术秘密,对于企业和企业之间的这种竞争,我们是比较在意。所以,一看到自己的员工在宣传别人的产品本身就是一件比较敏感的事,再把这些产品做了测试之后,发现原来产品也有不合格的问题,所以才进行了举报。” 据了解,早在三个月前,董明珠在演讲中对奥克斯的激烈言辞就充满了火药味:“现在是奥克斯天天在我这儿挖人,怕我们追究改名换姓,我们是在斗争中成长,因为我觉得斗争是快乐的。”在怼友商这件事情上,董明珠的强悍作风业界有目共睹,也曾创下了无数辉煌战绩。 据公开资料显示,格力并不是突然就将矛头对准奥克斯,双方早在之前就已经有很深的积怨。而积怨的由来,是在最被品牌看重的专利上。就在去年4月份,广州知识产权法院集中一审宣判格力起诉奥克斯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系列纠纷六个案。其中三个案件奥克斯构成对格力的专利侵权,奥克斯一审被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开出一共4600万天价罚单。据悉,这是家电行业专利侵权案中罕见的赔偿额。 在竞争激烈的行业,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企业试图从背后限制竞争对手的一种重要商业策略。这次激烈事件背后折射出一个经济学原理,当行业增长斜率逐渐走平,甚至出现向下拐点或者预期未来会负增长的时候,整个行业的营销成本会大幅上升,但是价格战会异常惨烈,核心是竞争压力加大,那么打击对手手段以及让自己活下去的本能都会促使企业做出一些过激举动。 此间有律师表示:“公民和法人有对别人违法行为进行举报的权利,但举报是不是有证据、有没有捏造事实,才是问题的关键,目前有待市场监管总局的调查。以公开方式举报实际上增加了格力电器的风险,如果举报不属实,可能会给奥克斯造成一定的损害。除非有过硬证据,否则风险很大。造成损害(格力方面)要承担侵权的后果。” 空调业格局暗中有变 在国内空调行业,虽然格力、美的、海尔三巨头份额庞大,但是之外依然生存有中外十余家品牌。虽然空调业整体销量有所增长,但各品牌企业却面临更多压力和诸多变数,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在拉近品牌之间的差距。智能家居的发展势头猛涨,单品类品牌不得不做出多手准备,空调产品本身正在承载越来越多的功能。尤其是近年来,二线空调品牌纷纷加强产品创新,不断推出一些技术、品质、价格和利润水平直逼传统三巨头主要细分市场的产品,并在线上市场和三四线城市大举发力。市场随之而来的变化打破一二线空调品牌阵营格局,形成了新的市场分割。这也就促使格力和奥克斯矛盾“升级”,并公开化,从台下到台上的变化,表明的就是“产业和消费”整体后市场格局质变的前奏。 资料显示,始创于1986年的奥克斯集团,产业涵盖家电、电力设备、医疗、地产、金融投资等领域,连续多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2018年,集团营收860亿元,总资产566亿元,员工2.5万余名。格力是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技术、销量、品质、价格高度和利润高度都是行业代表。奥克斯虽然不在第一阵营,但也并非“无名之辈”,“价格战尖兵”让其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大有挤压行业第一梯队之势。 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家电行业空调企业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空调保有量在国内较低,未来增长空间广大;第二:空调被业内人士称为家电业中“最后一块肥肉”,利润率可以达到20%至30%。利润率远远超过家电业10%的平均利润率。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发展,创造企业的价值和市场。对于商业上的角逐,最好的办法是交给市场竞争,交给消费者监督。由监管部门对市场的竞争手段和产品质量给予相应地检测和监管,让市场发展更有序、让行业发展更健康。
|
|
|
|
|
|
|